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与科学等。而竹子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为创造这两种财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祖先衣、食、住、行及其他方面的物质财富创造与文化生活发展都与竹有关。北宋诗人苏轼(1037—1101年)写道:“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伐,爨者竹薪,衣者竹衣,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早在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出现的象形文字就有“竹”字。殷商时代刻划的甲骨文,迄今能识别的近900个汉字中,有“竹”字部首的有6个。至东汉(25—220年)成书的《说文解字》,以“竹”字为部首的字有151个。到清朝康熙55年编成的《康熙字典》,有“竹”字部首的字增加到960个,即是说,从东汉到康熙,近1700年间,“竹”字部首的汉字,差不多每两年增加一个。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竹简、竹牍十分流行,利用竹片书写文件。到了秦朝,相传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竹简105千克。至唐代,竹简仍有应用。“册”这个字就是竹简用线串起来的象形字。本世纪70年代后,各地先后发现秦汉时代墓葬中有大批竹简,使散失2000多年的春秋《孙子兵法》,战国《孙膑兵法》以及秦律、汉律等部分内容,在残简中得以重见天日,成了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竹材适合制造优质纸张。浙江早在东晋(公元317年后)时已用嫩竹造纸;据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载,王羲之父子的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湖南济阳纸及福建边史纸,都享有盛名。由于竹纸的普及,木板印书业也相应盛行起来,这对发展文化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乐器,大都用竹制成,如笙、笛、竽、箫、琴等,所以古代音乐特称“丝竹”。演奏乐器的人称“竹人”,至今在音乐舞台上仍有“江南丝竹”之名。据《吕氏春秋》记载,相传黄帝轩辕(距今5000年前后)命伶伦定音律时,伶伦从大夏之西、昆仑山麓取来竹子,断面节间,长六寸九分吹之,恰好是黄钟宫调,从此中华民族有了音乐,有了自己的民族乐器。据考古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的河南舞阳县大岗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祖先早有用鹤骨制成笛吹奏,远比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早得多,可说是世界上管乐器的鼻祖。不过,竹制的乐器轻巧而耐用,沿用至今不衰。贵州的玉屏箫笛不开裂,不蛀虫,音质优美,1915年曾在美国旧金山万国赛会上获得金奖,80年代后,年产27万支,畅销海内外。
竹村坚韧、刚柔,用竹编织、雕刻成的各类工艺制品是竹文化的一绝,许多珍品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篓、篮、箩等竹制品200多件,经考古专家测定是公元前2750年前后的遗物。1991年春,在河南字阳殷墟一座商代墓中的圆形铜樽内发现一件用竹篾编成的圆锥状小竹篓,造型典雅,做工精巧,这表明3600多年前我国已有很高的竹编工艺水平。到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年),相传建筑大师鲁班的徒弟泰山,一次竟对鲁班的设计提出异议,鲁班极为不满,把他赶出师门,其后泰山到了南国,看到青绿翠竹,决心在竹制技艺上师傅的木刻技艺比高低。于是,他就在杭州办了一家竹器坊,通过刻苦钻研,使各类竹器如竹椅、竹箱、竹篮等无一不精。几年后鲁班到了杭州,看到这些精巧的竹器竟出自被他赶出来的徒弟泰山之手,不禁愧责自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从此泰山就成了我国最早出名的竹器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竹器生产不但品种花色不断增加,而且工艺技巧精益求精,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斗奇争艳,更显绚丽多姿。本世纪70年代后,浙江嵊州、东阳等地用缕缕竹丝编织成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雄鹰、仙鹤、天鹅、孔雀、鸳鸯等竹编动物,个个呼之欲出。还有鹅篮、鸡罐、白象台灯等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竹编品,新颖别致,独具匠心。如鹅篮,鹅头微侧理着羽毛,翅膀扬起引出提柄,鹅身可作容器,既实用又美观,十分惹人喜爱。浙江嵊州工艺竹编厂精心编成一座“龙舟”,长192厘米,高152厘米,舟上有九层楼阁,轩昂华美,玲珑尽致。东阳竹编厂编制一座竹编立屏“九龙壁”,高2.86米,长6.19米,壁上九龙腾飞,彩云朵朵,夺得1987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金杯。1985年中国竹业协会主办的首届竹制品展览会,展出的品种1200多件。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的浙江嵊州市工艺竹编厂,80年代以来所生产的竹编工艺品有罐、盒、屏风、灯具、玩具、动物等12大类,花色品种多达6000多个,畅销全球五大洲。
竹雕艺术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早在明代,金陵竹雕“松枝水壶”和“八仙过海”,嘉定竹雕“海棠笔筒”、“松鹤笔筒”已闻名于世,现均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到明代中后期,形成以画法入竹的嘉定“三朱”(朱鹤、朱缨和朱稚征祖孙三代)竹雕派,既古雅又富情趣。与此同时,南京出现了以李耀、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竹雕流派。到了清代,各地竹雕艺人辈出,技法日臻完美。有的用大毛竹刻成楹联,剧作家李渔特称“此君联”,他有一副联曰:“仿佛舟行三峡里,俨然身在万山中”。盛赞长江三峡的潇潇翠竹。浙江奉化的竹联,被悬挂在名人书斋和姑苏寒山寺僧房中。浙江的象山、四川的江安、福建的莆田以根雕著名而盛行。其中以浙江象山为突出,竹的根雕艺人星罗棋布,其中有一位名人叫张德和,雕刻的“深思”,受到海内外高度赞赏。还有刘琪的“青年头象”繁茂竹根成了皮帽,竹节成了高领护颈,体现北国气候特征。何幼真的“笑和尚”,形象憨厚,可亲可怡。在保留竹节本色的外衣袈裟下面,露出几个雕出来的脚趾头,显得十分风趣。这些作品都将成为传世之宝。
翻黄。清代后盛行,因其色泽洁净,嫩黄雅润,呈象牙色,素有“白玉无瑕”的美称。现在联合国野生动物基金保护大会把大象作为禁捕之列,象牙也是禁止商贸的物资。用竹子作为材料的竹雕代替象牙雕正在蓬勃兴起,如曾在国际旅游纪念品评比会上陈列过的竹雕“滕王阁序”,颇有象牙外观特色。此作品刀法千变万化,似鬼斧神工,一千多字的“滕王阁序”文字如火柴棒大小,用放大镜才可清晰地看到滕王阁的精美建造。被列为浙江三雕之一(另二雕为青田石雕、东阳木雕)的奉化翻黄竹雕,有些作品屡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黄岩的翻黄竹雕,制成茶叶盒、文具盒、屏风寺,在嫩黄雅润的竹簧薄面上雕出山水、花鸟、人物等,经喷漆、上蜡、擦光等工序,显得雅丽脱俗。翻黄竹雕工艺品种类繁多,如烟盒、邮票盒、牙签盒、首饰盒、图章盒、花瓶、花篮、台灯、钟壳、雅扇以及台屏、挂屏等。
竹雕艺术品淡雅清秀,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古朴素雅之美,是雕刻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许多珍品,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我国的竹雕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畅销不衰的高档工艺品。
竹编与翻黄、雕刻的结合,是一个创造,如小动物器皿、竹篮、竹盘、竹筒上的以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村的浮雕、透雕,其制品更显精雅秀丽。
竹扇。早在战国时期,已用细竹丝精编成竹扇,且在扇柄上绘有精致彩图。东晋时,诗人许询,见到浙江嵊州薄如蝉翼的竹编团扇,盛赞“篾短秋翼蝉”。南宋时,杭扇与丝绸、茶叶齐名,称“杭州三绝”。明代各地用于斑竹制成骨折扇,尤以川扇、金陵仰氏扇和吴扇享有盛名。在现代,杭州王星记扇厂生产的黑纸折扇,既能生风,又可蔽日挡雨,有“一把扇子半伞”之称。苏州水磨竹骨折扇、奉化镂花竹骨折绢扇等都享有盛名。
竹帘画。浙江丽水一带,用水竹劈丝,编成竹帘,画上各种彩画,成为竹帘画。河南博爱生产的竹彩帘,清时曾列为贡品。
竹贴画。浙江富阳工艺厂利用当地紫竹,劈成薄片,把竹片削成各种形状,并适当搭配黄古竹的黄竹片,贴在竹帘上,首创竹贴画,幽雅古朴,令人喜爱。
竹丝画。浙江永嘉罗溪有家竹丝盆景工艺厂,用水竹劈成篾丝,加上塑料泡沫、化学混凝土等,堆制成竹丝盆景画,创作的“红楼攀大观园”、“芙蓉楼”等作品,1985年春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以竹为主题的民族文化风情在我国一些乡村亦较浓厚,如贵州南北盘江之间的布依族,青年男女以刻竹定情,苗族以刻竹记聘礼等,这都是竹文化的风采。据记载,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5—公元8年),西南地区有个夜郎国,居民以竹为图腾,对竹十分崇拜,帮这个国家的夜郎王又名“竹王”。
以竹为题的民间故事亦不少凶,如斑竹,它是一种名贵而普遍的观赏竹,秆、枝都有殷红斑痕。据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传说5000多年前,舜帝为平息南方战乱,来到古苍梧之地,不幸死于今湖南九嶷山(今宁远县境内),他的两妃即尧帝女儿娥皇和女英,闻讯赶来,悲痛欲绝,攀竹痛哭,泪水洒在竹上染成斑斑泪痕。斑竹亦名“泪竹”,又称“湘妃竹”。后人常以湘妃竹作为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如今洞庭湖君山上的斑竹丛中,尚留有两妃墓。
毛竹又称孟宗竹,相传古代某地有一个名叫孟宗的孝子,其母病卧在床,很想吃笋,正逢隆冬腊月,孟宗去毛竹林寻找,因天寒地冻,无笋可挖,他扶竹哭泣,乞求竹施恩,感动了神仙,在竹根上一指,顷刻地裂三寸,一株鲜黄嫩笋破土而露出地面,孟宗捧笋回家,称为“冬笋”,故孟宗竹的名称由此而来,至今日本仍沿用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