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竹友天下>>青海文人                       

章治萍:浅谈二十世纪青海诗坛
发表时间:2010/6/14 21:39:05     文章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章治萍     浏览次数: 2570
 
 

弱势的地域不弱的诗歌
省情, 人物
——浅谈20世纪青海诗坛 章治萍

竹子点评:章治萍先生对青海诗坛的了解可谓深入骨髓。可是他却是谦虚地称之为“浅谈”。而看看他的文章再想想我写的《大潮东去,融入茫茫人海的青海文人》,感觉他是在一个点上深入发掘,定点挖掘。而我是一个面的宽宽展开,浅浅铺开。看了这文章,实在是喜欢,这是对我成长的青海诗坛做一个全面的概括。实在是珍贵的一手资料。而章治萍笔下的诗人,其实也有许多既是诗人又是散文家,比如昌耀、肖黛、梅卓、梦雨等,比如有些诗人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比如野人、比如井石等。比如有些诗人,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比如林惜纯,比如朱世奎,有些既是诗人又是演讲“家”,比如白渔等。也就是章治萍先生是钻了一口深井进去看看,而大巴山野美女作家毛竹是坐了一个航拍机,在青藏高原文坛看看,从五十年前看到五十年后,从青海东南西北中,到分散在全中国的青海文人。


  谈青海20世纪诗歌史是极其困难的,我深感这是一件不是一人一夕能够准确把握并阐述清晰的事情。种种现象表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诗坛对青海诗界的关注、培育……真可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如果不是从甘肃(青海仅是在70多年前从甘肃省划出单立为省的)走出去的诗人编辑家韩作荣先生的特别关爱,使得昌耀先生能够在《人民文学》上每年时不时地闪亮登场外,恐怕青海在中国诗坛上将处于完全湮灭的真空状况。难怪乎在昌耀先生逝世后,对其人其诗追思忆想、品头论足的竟绝大多数是青海以外的诗人和诗评家。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论“昌耀诗”的专辑,十几人中竟无一人是青海的,令我长时间地嗟叹不已!但纵观那些诗文,令人欣慰的是,对昌耀其人其诗记述、分析最准、最透的又是一个从青海走出去的诗人、诗评家燎原先生!
, \1 s& z2 R5 Q# j  难道青海诗界真的如此荒芜不堪、不值一提吗?我的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0 a2 w% O: [2 ^+ y& J  很多来过、未来过青海的中国大诗人级的人物发出过“青海,诗的海”的无限感概!在我印象中,他们是晏明、柯蓝、罗洛、刘湛秋、田地……。特别是晏老,在与我的面唔中无时不流露出对青海在诗歌意义上的向往和憧憬,记忆很深。当他得知我们几个地质队员挑头办有一个篝火诗社时,通过当时的青海作协主席朱奇先生向我们赠送了题词,勉励我们将诗社和诗刊办好、办久了。柯老不仅给篝火诗社题词,而且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主编《散文诗报》时,特意嘱人给我写信征集稿件,并在第二期就排发了篝火诗社的作品专辑。我说这些,无非想说青海其实是一个真正出诗歌、出诗人的绝佳之地,有许多人将青海视作诗歌的沃野,而不是看作诗歌的沼泽之地。 : r6 b+ v% {9 A8 P, u5 ?: w
  据不完全统计,在青海生存过(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呆过)的诗人走出去后颇有成就的大有人在,他们是罗洛、田地、常江(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教授兼国家地质部《山野文学》杂志副主编)、腾俊杰(现任上海电视台副台长)、金元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燎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从青海走出去的诗人大多对青海怀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惧怕症”,他们有意无意地不愿意涉及青海。远的不说了,近的可以说说的就是在青海生活过的海口市作协主席、《椰城》主编林贤治先生最近选编的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1967-2001自由诗篇》一书中,洋洋500页,入选者却只有一个青海的,那便是昌耀!这不得不令人深思,难道青海五十年来除了目前在国内公认的昌耀先生外就没有其他人可以站立在中国诗坛之上了吗?
 我的回答自然也是否定的!

 青海是在1928年脱离甘肃建省的。在1949年前,我们也能够在当时的《青海日报》上看到一些“青海人”写的新诗,但应该被感兴趣的理论家们注意的却是在当时的都城南京由几个年轻的“青海人”创办的《新青海》杂志上发表的诗歌作品。我1994年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某杂志社工作期间曾无意间看到过那些诗歌作品,在我看来,许多作品比当时的同类作品绝不逊色。然而,我们现在去图片馆查阅相关书籍时,也绝难看到那些作者的姓名。看来,青海诗坛的冷漠,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了。 0 M% N; p6 G/ p
  解放后,随人民解放军进驻大西北和支援大西北的工人队伍中,有相当多的当时在当地就有一定诗歌成就的诗人迁居青海,在他们中间,就有马石纪、朱世奎、常江、白渔、朱奇、昌耀、蔡国瑞、章灿、刘宏亮等人。前二人担任了领导岗位,退休前都是地厅级干部,真正的诗歌写作史不长,但也有不俗的成就,如马石纪先生就与白渔先生合著过一本颇有特色的诗集《江河源抒情诗》;常江和白渔原来都在地质队从事技术工作,七十年代末期白渔先生调往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八十年代初期常江先生调往北京任某高校教授兼《山野文学》杂志的副主编;昌耀先生的生平无需我再说了,大家应该都相当了解;朱奇先生曾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与九十年代初、中期担任省作协的领导,扶植了许多当地文学青年,组织了许多十分有益的文学活动;蔡国瑞先生与刘宏亮先生曾长期担任《青海湖》的诗歌编辑(刘曾一度与人承包此刊),分别公开出版有个人诗集。当然,值得在此提到与已经提及的青海诗人在年龄、经历上相仿的还有左可国、李生才、李振、李燃、王度、王泽群、殷家鄱、纪振玺、董生龙(曾长期担任海西州文联《瀚海潮》杂志负责人,现为青海省作协主席兼《青海湖》杂志主编)、刘佑、刘得庆、蒋兆钟(长期担任青海省财政厅《青海财会》杂志负责人)、董家平(曾长期担任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院领导)、林牧之、李玉林、杜连义和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在格尔木创办一张油印文学报的魏忠勇、卞奎(此两人较早调回内地了)等诗人。这些人与藏族著名诗人格桑多杰、撒拉族著名诗人韩秋夫等优秀的青海少数民族诗人一起组成了青海诗人群中的第一批中坚力量,或者说他们是青海诗史上的第一代诗人。这代诗人的活跃期显然大多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前,只有昌耀、白渔、董生龙等不多的诗人例外。 % Z/ x3 B5 v: Z8 g F: \! d& U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燎原为代表的青海第二代诗人群跃上青海诗坛。这些诗人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期和六十年代初期,年龄大一点的除燎原外,还有金元浦、刘玉芳、祁建青、肖黛、杨建青、马学功(马丁)、刘会彬、孙爱霞(西阳)、韩玉成、梦雨、亚光等,年龄小一些的有葛建中、牛八(朱军)、罗鹿鸣、鲍鹏山、章治萍、梅卓、班果、吕霞(阿霞)、马钧、马永彪、索宝、赵秋玲、杨廷成、师晓鹃、萍萍(孔庆平)、王玉琴、淡漠(但继红)等人。刘玉芳是工厂的员工,写诗、发诗时间也就在1977至1984年之间,之后不久便云游四方,现在不知身在何处;唐燎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担任《西宁报(晚报)》的文学副刊编辑,曾为青海省青年诗人协会负责人之一,现在山东某报社工作,主攻评论;祁建青是继刘得庆(其女刘梦琳为当时青海著名的少年诗人)之后青海一位优秀的军旅诗人;刘会彬长期在西宁市文联工作,现主编《雪莲》;“烟鬼美女”肖黛曾长期担任省府秘书,大约十年前由西北大学作家班毕业后不久调至某高校任教,其在诗歌创作上的发展状况在我看来应该是青海诗史上第一位女诗人;马学功、班果、马钧、吕霞、梅卓、索宝等都是少数民族诗人,他们的诗歌文本一开始大都在一些具有少数民族文学特色的刊物(如《回族文学》)上放射异彩,他们中间除索宝英年早逝外,现在大多担任青海文坛的“要职”,如省作协副主席、省出版社副总编辑、省刊诗编、省报副刊编辑,这当然与青海是个颇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省份有关。我不怀疑在未来不远的年代,青海诗坛将出现更多的少数民族诗人。青海少数民族诗人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已逐步成为青海诗坛十分令人注目的看点,这是确凿无疑的,同时,也是令人欣喜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敝人与罗鹿鸣可谓是青海民间诗人与身份弱势诗人的代表,当然,我们的真诚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不仅被青海官方诗坛认可和接纳,而且是较早出版了多部个人诗集。目前,敝人和罗鹿鸣分别在江苏、湖南故里闯荡;敝人在1992、1993年于特区闯荡的过程中,时时因当年不大的诗名而获得“利益”,为此我时常为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诗歌而流下热泪。马永彪一直在西宁供电局工作,曾在《青海湖》等报刊上发表过组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章治萍只身闯荡大特区后,他做为副社长主持篝火诗社的日常工作(因另一位副社长罗鹿鸣当时远在海西州的州府德令哈工作)达两年之久。韩玉成、杨廷成与索宝曾是海东地区“诗歌三剑客”,但遗憾的是不久韩玉成和杨廷成就改写小说了,而索宝在调入位于边远小镇德令哈(现为市)的《瀚海潮》编辑部后不久便早逝。敝人曾于1987年与杨廷成和索宝在平安驿的大路村狂呷浓烈的青稞酒后醉卧龙泉,记得那天我们三人加上几乎不喝酒的张锦平(此君是我地质队的同事,和我于1985年合出过一本自印的铅印诗集)干喝了四、五瓶,不曾想后来索宝君便因酒而去!女诗人梦雨(丁卫亚)曾是敝人八十年代末期在西宁电视台专题部期间的领导,曾在省司法厅工作,主要写散文诗,是柯蓝先生、白渔先生的得意门生,现在广东经商;另一位女诗人亚光曾在医院工作,喜占卦,只在八十年代未和九十年代初风光青海诗坛;由于肖黛和土族诗人吕霞现忙于家务和教务,藏族诗人梅卓现主攻小说(其小说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师晓鹃早已离开青海,孔庆平和淡漠(其丈夫为作家沈雪军——曾在上海《萌芽》等报刊发表小说)现分别在法国和日本,王玉琴已沉寂多年,故目前在青海坚持写诗的女诗人恐怕只有在省厅机关工作的孙爱霞和在晚报工作的赵秋玲二人。朱军与鲍鹏山原同在青海教育学院执教并共同指导一个校园文学社,后来朱军从《青海青年报》下海去了深圳,而鲍鹏山现任教于上海某高校。目前仍居住在青海并坚持写诗的青海第二代男诗人中,恐怕只有在西宁市文联工作的刘会彬和原主攻评论的现在省文联工作的葛建中,以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分别调入《青海日报》和海北州文联工作的原甘肃诗人河平和原上草等不多的几位了。

  在我们之后的青海第三代诗人因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便远离青海诗坛,故情形不详,我就不多述说了。只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分配到青海工作的马非、毕业于青海师大中文系的马海轶(他学诗时曾通过与我同住一楼的其学姐淡漠送来过一些作品)和参加过由我策划的“首届西海女诗人”的陈影(女,大约七十年代初生人,当时即正规出版了一部诗集)小朋友,现在活跃于青海诗坛和网络诗坛。  

我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叙述一些青海诗人的情况,目的是很明确的:即我想说明青海诗坛孤寂乃至荒芜的客观原因。
 首先,青海诗人原藉的多元化是青海诗坛始终不能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原因。如上所述,青海诗人大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或随军进驻,或随工厂、地质队迁转,或自愿前往,或随父母迁居,或被流放至此,等等。当环境改变、退休等诸多原因,这些青海诗人又大多回归故里安享晚年,或又随退休的父母迁回家乡,或下海飘泊世界,等等。无疑,这便形成不了强大的创作群体。

  第二,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死角,交通极不便利,文化的传播直至现在仍圈在自己广阔的体内,而很少如其发源的长江、黄河般流向全国。或许是本身的贫穷,青海人特别能够满足,更何况作为精神贵族的诗人呢!拿敝人作例子,从1980年在本省报纸上发表处女作至今天,断然地很少给外省报刊投稿。为数不多的投稿也只投给与自己所在行业(煤田地质行业)相关的报刊,如《中国地质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煤田地质报》、《中国有色金属报》、《山野文学》等现在都不好意思说的一些报刊;之于其它的权威诗歌报刊当时对我来说似乎闻所未闻。一些青海诗人群中的少数民族诗人则更多地投稿给与他们的民族相关的报刊。这是一个特别的现象,一个颇值得专业学者研究的现象。

  第三,青海诗人的自卑情结左右着他们的创作心态。此种心态的形成应该说不是一朝一夕凝积的,也不是一、二个方面垒构成的,它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各人经历“所迫”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不客观的原因。这同样值得专业学者们去细细研究和总结。在这一点上,最多地体现在昌耀先生身上,这多少令人奇怪吧(那么大、那么响的诗人会自卑),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这里,我对此现象不想做更多地评述。


  第四,中国诗坛对青海诗界有意无意地渺视自然也是迫使青海诗界不能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代”与“朦胧诗代”与青海无关是当然的,“两报大展”与青海无关稍稍有些说不过去,国内主要诗歌报刊在近二十年里屡屡开辟省市区诗人专辑类事件时大多对青海诗界完全抛弃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是不是这些诗刊较难集中编发青海诗人作品专辑呢?或许有这个可能,因为我上面说过青海诗人或许大多不太向外省投稿的话!我正希望就是这个原因,而不是青海没有诗人或者青海诗人写的诗尚达不到这些诗歌报刊发表的标准——或许有不同的诗歌标准问题,即青海诗人因特定的地域、经历等原因而以特有的诗歌标准进行着诗歌创作,而此只可领会不可言说的标准又不为外人所了解或者接受!在我记忆中,只有身处新疆的诗刊《绿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辟过“青海专辑”,昌耀先生是该刊编委,或许用了些暗功也未可知。


  第五,青海诗坛五十年来缺少领军人物。昌耀先生现在中国诗坛无人不知,但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甚至更近一些的年轮里,他本身在中国诗坛就不能“游刃有余”,自己的诗集都绝难出版,再加上其它我们可以想像的历史原因,他自然是不能或者不敢持旗带领青海诗坛的散兵游勇而奋勇向前了。白渔先生等青海当代大诗人同样因这样的那样的原因而不能成为青海诗歌团体的首领。我在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是中国散文诗协会青海分会的五位筹委之一,按理说昌耀先生、白渔先生和当时的省文联副主席陈士濂先生、省作协主席朱奇先生等权威人士都喜爱此“道”,中国散文诗协会会长柯蓝先生又十分支持,筹备工作应该是很容易开展的吧,但却是异常地艰难,以至到今天可能还没有正式成立起来吧!所以,在更多的实际情况下,青海诗人似乎更喜欢单干!或者说不得不选择单干!……

当然,不是说青海诗人群没有人在省外大刊、名刊上着力推出过作品,除众所周知的昌耀先生几乎定时在《人民文学》年年演绎其绝妙绝伦的作品外,尚有白渔先生、刘宏亮先生、董生龙先生等在一些重量级刊物上展示过自己的实力。并且在昌耀先生并不象现在如此被大家看重时,白渔先生无疑在名头上、成就上略大于昌耀先生。何况,在他们做为青海“黑白诗煞”(仅明示白渔是传统型诗人,昌耀是非传统型诗人)之前,青海还有多位不能忘却的诗人。常江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在青海写诗、读诗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不仅是他的诗集早“黑白诗煞”的个人诗集好几年叩世,而且他在当时省内外的诗名决不亚于任何其他青海同代诗人。但在1983年左右常江先生就调往首都从事繁忙的教学工作了,这可能是使他后来渐渐淡出中国诗坛的主要原因吧。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常江先生的作品确实没有太大的流传价值,但他那时真诚的为人、创作态度和他在青海诗史上的价值不容遗忘或者跳过,因为常江先生于1979年出版的诗集《大山醒来吧》无疑是青海诗史上第一个向那沉睡的大山发出沉重呼唤的诗人。

 我在写这篇拙文之前,一直感到青海的文学报刊十分稀少,但昨晚细细想想,青海做为人口只有四、五百万的省份不是只及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么!从这点来看,我又不觉得青海这五十年来文学报刊的稀少了。
  青海的文学报刊自然首推《青海湖》月刊,这份由省文联而不是由省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几十年来培育了不少作者。但冷静下来细细品味,它却毫无疑问地没有培育出一个真正的可以在中国诗坛直着身子说话的青海诗人!它更多地服务于省外的诗人们,这便是省外许多诗人喜爱它的原因吧。这是奇怪又是不奇怪的事情!青海诗坛小视自己、奴性自己的程度可见一斑!……
 其它在此应该提及的青海文学刊物还应该有《雪莲》和《现代人》。前者是由西宁市文联于八十年代初期创办的文学季刊,不久因经费原因停刊(目前已复刊)。《雪莲》最早的编辑后来大多担任了省、市文艺单位的领导职务。如作家吴泰恒先生后来担任西宁市文化局局长、青海大学副校长,他曾在我尚上高中一年级时屈驾访问我这个投稿者;林锡纯先生后来长期担任《西宁报》(后为《西宁晚报》)的总编辑,他做为书法家、杂文作家给青海诗歌界的最大福音是使燎原先生主持它的文学副刊;章灿先生后来担任了负责日常工作的《青海湖》杂志的副主编;作家陈宜先生后来长期担任西宁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西宁电视台副台长,并在退休前夕主持创办了公开出版的《西宁广播电视报》;林牧之先生后来主持《青海法制报》的副刊工作。《现代人》是黄静波到青海当省长期间由时任青海省文化厅厅长的著名作家孟伟哉于八十年代中期创办的文学双月刊,也着实推出了象晓剑、严亭亭、芳芳这样的知名作家的力作,并邀请这些当时的年轻名家到西宁开展文学活动,举行讲座和对话会,着实将青海的文学界带去过鲜新的春风,但由于其着力点显然在省外,故对青海当地的作家、诗人并无带来太大的益处。它好象只办了二年,随着黄省长、孟厅长的迅速离职而迅速凋零了。 ' R3 E/ b9 M C5 c6 }6 O
  海西州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潮海潮》出出停停,步履艰难,在八十年代初、中期曾力推青海本地诗人,办得颇有青海特色,但后来因贫穷等原因而不得不改为通俗文学刊物了。

  《青海日报》、《西宁报(晚报)》、《青海青年报》的副刊却是一直好象在扶持青海本地作者。许多年轻作者都是通过这三种副刊渐渐成熟起来的。所以,我一直记着这三家副刊在那八十年代做编辑的姓名:邢秀玲女士、燎原先生、赵鹤林先生。其中《西宁报》曾推出“文学社团作品小辑”,篝火诗社等有幸上榜并集中发表了一些诗歌作品。(我前个月收到孙文涛先生的一文,才知燎原先生的师傅昌耀先生做《青海湖》编辑时同样喜爱编发民刊上的作品。啊!)
  还有二份公开出版的刊物也值得一提,一份是由青海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青海群众艺术》(后改名为《群文天地》)综合性双月刊。在青海第二代诗人杨建青先生(后来调往《青海日报》社工作)主持该刊的文学栏目时,曾于八十年代中期破天荒地开辟过“青海文学社团诗歌作品专栏”!还有一份便是本人也曾参与策划、编辑工作的由省社科院主办的综合性双月刊《新苑》,由于我的存在,该刊开辟了刊中刊《旅人》,专辟有诗歌栏目。但好景不长,就因经费等原因被迫停刊。
  青海是个贫穷的省份,办杂志确实是十分艰难的,但通过以上的介绍,你会发现其实青海的诗歌阵地不少呀。是的,是不少,但发行量都太少了。显然,青海主要文学报刊发行量的绝少也是青海诗人不易被国内的有识之士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 {2 D8 F8 o& X. o
  在省内没有一个机制健全的、系统的孵化器,是青海诗人一个世纪的悲哀。

  如果说昌耀先生的冷漠和沉默寡言是一个极端的话,那白渔先生的豁达、健谈就是另一个极端。俩位都是我们第二代青海诗人敬重的青海第一代诗人的杰出代表。
  昌耀先生的冷漠和沉默寡言有其特殊经历的原因是无误的。我不晓得在成为“囚徒”之前昌耀先生的性格,但从他的诗文中也完全可以揣摸到他那之前性格的大概。在1986年昌耀先生出版第一部诗集《昌耀抒情诗集》的第一版后不久,省作协和省文联理论室曾专门为他开过一个比较大的研讨会(专门邀请了外省知名评论家与会),在二天的会议上,昌耀先生只是埋头记录着与会者的发言,头低低的,戴着一顶鸭舌帽,无论是批评还是褒扬的发言他都静静地听着、记着。我一度十分怀疑他就是昌耀!头一天一开始,主持人之一、省文联理论室主任任丽璋女士请他坐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上,但他怎么也不肯坐,后来双方妥协,他坐在了如今企业开会时部门主管坐的位置上,下午更是坐在了毫不起眼的位置上去了。这就是昌耀!昌耀先生虽然在公众场合不擅言语,但他却又颇富人情味,特意为与会者准备了小小的礼物。关于昌耀先生其人其事,我会在以后再撰文详细地叙述,在此不再多说。 : [6 ?% Q; `( B8 Y
  白渔先生是不得不再说几句的青海大诗人。如果说昌耀的诗更多地流露出作者在特殊背景下对生与死的思想,那白渔的诗则更多地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海大地挚诚的爱!他的《人总有那么一点点》一经问世(这可能是发表它的《现代人》唯一能让青海人宽慰的地方),便迅速在比较广的范围内传咏。曾有多位评论家称此诗是白渔先生的经典之作。白渔先生的健谈源自于他与人感情交流的幸福感。敝人曾是他那书房的常客,或请求批改“作业”,或讨教一些问题,在作例子时,白渔先生便会情不自禁地用他那四川味的普通话咏诵自己的作品,现在我印象中颇深的有他的《天籁》一诗,那时,此诗才刚刚杀青,尚未公开发表。我听罢,为他在诗里诗外对青海大地赤诚的爱恋而深深折服。白渔先生的想像力是惊人的,他总将平常的景像升化到不平常的诗的意像中去,给读者的享受是浓重的生活之美、生存之美,当然还有哲学之美!他于198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叙事诗集《烈火里的爱情》曾弥补了许多项青海诗史上的空白。前些日从青海探亲回来的内人带回来一些资料,我发现了一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白渔先生、朱奇先生、邢秀玲女士等特意赐予仅是油印出版的《篝火》的文稿。为那时人与人之间、师长与学生之间相处的真诚,我热泪盈眶。
  谁也不会怀疑,昌耀先生与白渔先生的诗歌作品将成为青海五十年诗史中重要的财富,具有着巨大的文本价值。

 青海诗坛远离中国诗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对青海诗人年代的划分绝没有以目前流行的划分方式而划分。青海诗界的相对“孤傲”与相对独立的“自生自灭”、“自娱自乐”,使得青海诗人的划分能够以他特有的事实而记述诗史!这是我将上半世纪青海诗人划分为二代的科学依据,而没有套用“第一代”、“朦胧诗”、“第三代”之类的划分模式,显然,如果套用是极不科学的事情。在此还可以肯定的是,从中国诗坛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上来看,由于青海第一代诗人在很大程度上的“饥寒交迫”,使得他的第二代诗人更加地“湮灭无光”!然而冷静地细细沉思,这或许是青海诗人的幸事,因为他们默默的耕耘使得他们的诗歌更加地具有“历史价值”!
  青海诗人的创作动力大多来自于苦难的精神。对于那块独特的人世间的最高台地,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这便是青海诗人有许多出自于攀山涉水的地质队员的因缘吧。除常江先生、白渔先生和敝人外,青海地质系统的诗人还有杜连义先生、王莉女士、李晓梅女士等,象上面提及的张锦平似的诗歌作者就多了。在那个年代,地质行业如同现在吃香的电信行业一样令人向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东北、华东、西南、中原调往青海的各类地质队有几十个之多,每个地质队都在200人以上,都是县团级建制;在七十年代初期国家制定了特别政策,使得这些地质队员的配偶和子女大量涌入省城。那时虽说青海偏远、落后,但如果能从农村调入城里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了,因为入城后就意味着可以当工人、拿工资了!现在这批入城的人们大多又回到内地了,但此举对促进青海省、特别是西宁市的文明进步、文化融合、经济繁荣起到了不可泯灭的作用。大凡如此的人口调动、民族整合为青海提供了滋生二代诗人的土壤。
 或许真是由于那距离遥远的大迁徒,使得青海诗人们始终感情饱满、真挚,无论现在何方都对青海怀有抛不去、葬不了的隽永的诗歌情结,此种情结将使青海诗人永远地钟爱于那块无垠的田园或者荒原。那的落后与原始,对青海诗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确确实实赐予了别处不能赐予的博大的创作源泉。
 青海诗坛五十多年来的重要活动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一九八七年在与会人员较广的范围内由省文联理论室、省作协出资主办了一次“昌耀作品研讨会”,作为研讨会它的规格和档次在青海诗史上是空前的。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个昌耀作品研讨会,有重要的纪念意义。1 l: G/ p' M k1 T- g. {& N$ v8 a: ]
  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不少著名诗人(如晏明、柯蓝)前往青海采风,举行讲座、对话活动,对青海诗坛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一九九五年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由青海《新苑》杂志社、河北《女子文学》杂志社、《青海日报》社文艺部等单位主办、协办的“首届西海女诗人节”,这是一次迄今青海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投入费用最多的诗歌活动。由于它正值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前夕举行,所以意义非常大,当时的青海省省委书记、词人尹克生亲任组委会名誉主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著名诗人格桑多杰担任组委会主任,青海省人大、文联、作协、妇联的主要领导赴会发言,韩作荣、刘钦贤、萨仁图娅、王久辛、刘毅、郁梅、温恕、周凤鸣、林登豪、高北燕、吴晓天等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诗人、作家与会,当地与会诗人、作家有格桑多杰、朱奇、杨志军、祁建青、马学功、亚光、韩元魁、马钧等,包括中央电视台、《青海日报》、《新闻出版报》、《青海广播电视报》、《西宁晚报》在内的多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次在青海历史上空前的女诗人节,青海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全程记录性的多集专题片,可见其影响之大。此次活动由章治萍担任总策划兼总执行人,并个人承担了大部份费用。 )


  本文只能对青海五十年的诗界作一个粗略的诠释。由于一些资料的匮乏和联络上的不便,我不能将青海诗人群在此一并推出。这是令人遗憾的事,但也是始终没有办法克服的事。我想,重要的是作了!   在即将写毕此文的时候,恰好收到现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的邢秀玲老师寄来的大札,谈及她退休后为子女成家立业而在公车上晕倒的事情,我才深深地感到第一代青海作家、诗人们老了。我下意识地抚摸了一下自己渐渐消退的头发,也深深地感到自己正在向“老了”迈进。1982年我还拿着在全国性的《中学生》杂志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作品集拿给邢老师讨教,那时,我才18岁,《青海日报》社尚在省党校院内办公。邢老师说在十几万人参赛的征文活动中跻进前几十名而获奖多不容易呀,今后可要继续努力并虚心学习呀。这次来信邢老师还是嘱道:要沉得住气,要循序渐进……
 事实上,我如今对文学创作已经几乎淡漠到最低点,近来虽说写一些东西,但旧习不改,绝少给报刊投稿(是自恋或者是自卑在作怪吧,仿佛应该是改变的时候了),我想我更多地只做一些有益于青海诗坛、青海诗人的事情。
  我这样作是否真的有益不得而知,我想,也勿须去探问答案。只愿本篇拙文不要对青海诗界带来更坏的结果。我想,只有象我这样对一切仿佛都已经可以承受的弱势诗人而言才在这里坦然地对某些事实不吐不快。虽然以论文的角度从纵与横的比较上来说,本文并没有为青海诗坛在中国诗坛的范围内刻意寻找弱势的表与内的原因,但我满足于这种毫无拘束的表述方式。至于可能存在的纰漏,我想会获得谅解的吧,故尔我相信会有人对此文持肯定的态度。当然,也一定会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如同旧有的模样”。   但不管怎么说,余下的,仍就要看青海诗人自己的,无论何时何地!

社区论坛2009年1月青海省地质勘查项目执行新定额标准


青海省作家协会概况

“五·四”时期,即有一些著名的文艺家,如郑君里、王洛宾、王云阶、吴越荫、张大千、李朴园、吴晓邦、于右任、范长江等先后到青海,促进青海的新文艺运动。抗战初期,著名作家老舍来到西宁,多次向文学爱好者宣讲新文学的创作情况和意义。他在西宁第一中学作了《什么是新文学》的专题报告,极受听众欢迎。他为青海的青年文学作者作了《怎样写作》的讲座。他的来青和讲演轰动了青海的文艺界。此后,各学校学生自办的文艺小报接踵而出。《青海民国日报》也开辟了文艺副刊。一批有理想、有知识的青海青年到内地求学工作,有的留学国外。崭新的世界使他们眼界大开。他们接触了一些文学名家,创作了一批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的文学活动日趋活跃。
  1954年,青海省垣文协举办文学创作讲习班,每周一次。并编印活页材料。
  1955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为程秀山。1960年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主席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静涛兼任。
  1981年6月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共有153名全省各民族会员代表出席。杨友德作了题为《大力发展和繁荣我省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章程》,选举产生朱世奎为主席,赵亦吾、王歌行、罗洛、陈士濂、朱奇为副主席的主席团和理事会。
  1988年12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共有90名代表出席。朱奇作了题为《乘改革的大潮,进一步振兴繁荣青海文学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朱奇为主席,陈士濂、白渔、程枫、王昌耀、王泽群、王立道、多杰才旦、察林敖拉为副主席的主席团。
  1998年6月,青海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近100多名代表参加。程枫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肩负伟大使命,努力建造青海文学新世纪的辉煌》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省作协第四次理事会和主席团。董生龙当选为省作协第四次理事会主席团主席。马学功、井石、多杰才旦、居·格桑、梅卓、程枫、鲍义志、察森敖拉当选为副主席,聘请了陈士濂、白渔、朱奇、王昌耀、王立道为荣誉主席。

青海省作家协会作为青海省文联的团体会员,其前身为青海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55年6月,主席为程秀山。1960年在文协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主席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静涛兼任。1993年1月经青海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注册,更名为青海省作家协会,简称省作协。青海省作协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省文联内办公,其驻会机构属于文联之处级建制。

  1998年,经青海省文联党组研究,并报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后经青海省编委批准,青海省作家协会驻会主席为副厅级领导干部。现任主席团成员有:主席:董生龙,副主席:井石、程枫、鲍义志、居·格桑、多杰才旦、马学功、梅卓、察森敖拉、时培华、肖黛。高宁任秘书长。

  会员队伍: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06年3月,已从“文化大革命”前的40余人,发展到遍及全省6州、1地、2市的635人。其中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会员175人,女会员61人,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有32人,女会员3人。

  现任领导情况介绍:

  董生龙:由青海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副厅级驻会主席。笔名钱稹,陕西乾县人,1949年出生。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省报告文学笔会副会长、省期刊协会副会长。现为省文联党组成员,兼《青海湖》杂志主编、《牧笛》杂志主编。

  历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海西州文联主席、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曾创办《瀚海潮》、《文化大世界》两种期刊,并兼任主编。

其文学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专著有诗集《草原的风,飘去》;诗配画《柴达木》、《爱我青海五字歌》;小说集《金黄色的光线》;报告文学集《江海风采》,电视剧《魂归可可西里》及国家百部重点图书《青海辉煌五十年》撰稿。作品曾数次获国家、省级奖。诗歌被译为罗马尼亚文、塞尔维亚文及比利时文发表。


组织机构

  

青海省作协驻会机构属于文联之处级建制。有四名编制,现有驻会干部二人,主席一名,秘书长一名,十名副主席均为兼职,没有专职副主席,五名专业作家,由于作协不属于事业单位,无法评定职称,专业作家编制归属到省文学创研室,创研室由省文联副主席马有义分管。


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五届

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名单


主席:(1 人)

董生龙


副主席:(9人)

梅 卓 察森敖拉 多杰才旦 马学功 孙胜年

居·格桑 班 果 时培华 肖 黛

主席团委员:(24人)

马学功 刘会彬 乔永福 孙胜年 多杰才旦肖 黛

时培华 李晓伟 周存云 居·格桑 武玉璋 赵秋玲

高 宁 班 果 梅 卓 董生龙 韩玉成 察森敖拉

谢庆英 祁建青 索 洛 赵元文 李成虎  吕 霞


各类文学奖项的设立 

 

  “青海省优秀作品奖”

  1984年10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检阅我省文学艺术的丰硕成果,调动和鼓励我省各民族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开创青海文学艺术事业的新局面,青海省文联报经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青海省庆祝建国35周年“优秀作品奖”也称“政府奖”,包括各种文学艺术门类,获奖者以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获奖证书和资金。每五年举办一次评奖活动,延续至今,已连续举办评定了庆祝建国35周年、40周年、45周年、50周年、55周年五届。

  “青海省青年文学奖”

  2000年,世纪之交,为了发现、培养和奖掖文学新人,不断壮大我省文学创作队伍,繁荣青海的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青海省作家协会报经省文联、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了两年一次的“青海省青年文学奖”,现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国内外报刊及网络及时予以了报导。

  省作协为了加强对评选工作的领导,组成了青海省青年文学奖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担任,副组长由省作协主席担任;为了确保评奖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聘请宣传文化口各文化系统有名望的资深作家、评论家及有关人士组成了青海省青年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并参考省内外一些地区的评奖办法,特制定了“青海省青年文学奖评奖条例”,条例包括总则、组织机构、范围和对象、评奖标准、评奖程序和方式、评奖纪律等二十条。

  1、指导思想和原则

  评奖活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入选作品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突出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感,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特别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反映在西部开发的热潮中,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和各族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2、评奖办法和范围

  省作家协会聘请我省文学界资深作家、评论家及有关人士组成评奖小组进行评选活动。

  凡本省40周岁以下各族青年在《青海湖》文学月刊、《青海日报?江河源》副刊以及其它省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出版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作品(包括用民族语言文字发表出版的作品)均可参加评奖。

  3、奖项设置和时间安排

  青海省青年文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根据参报数量设立奖项若干,所有参评作品不划分体裁、门类、名额,以质取文,保证质量。对获奖者以省作家协会名义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同时因参评作品获奖的编辑也同时获得编辑奖。

  首届青年文学奖于2000年12月26日揭晓 共有11名作者的11件作品获奖,5名编辑所编作品获得编辑奖。

  短篇小说《唐卡》(梅卓)、短篇小说《遥远的大红枣》(龙仁青)、中篇小说《眼见鬼拉巴和蛤蟆嘴仁钦》(扎巴)、散文集《寂寞圣哲》(鲍鹏山)、散文集《青海湖传》(耿占坤)、散文《卧薪斋素描》(马钧)、散文《神往的格拉丹冬》(董明)、诗集《致全世界的失恋书》(马非)、诗集《撒玛尔罕的鹰》(韩文德)、组诗《北方叙事》(马海轶)、组诗《诗四首》(江洋才让)。

  因以上作品获奖而获得首届青年文学奖编辑奖的编辑是:班果、马钧、旦果、马丁、王绍玉。

  2002年12月青海省第二届青年文学奖揭晓,11名作者的11件作品获奖。

《花海子客栈》(曹建川,中篇小说),《勇敢的一步》(李成虎,中篇小说),《支书老吴》(陈宗基,中篇小说),《南杰大叔和他的<那加才洛>》(扎西东主,中篇小说),《疯狗》(次仁顿主,短篇小说),《低水之河》(马海轶,散文),《心灵的方舟》(赵秋玲,散文集),《马非的诗及观点》(马非,组诗),《远峰上的雪》(周存云,诗集),《一个父亲的构思》(宋长玥,组诗),《三江源头的历史跨越》(葛建中,报告文学)。

2005年10月青海省第三届青年文学奖揭晓,6名作者的6件作品获奖。

短篇小说《情歌》(龙仁青)、短篇小说《青春只有单程票》(曹建川)、随笔《词意芬芳》(杨董翔)、诗歌《鹰及其他》(曹有云)、组诗《心灵的火焰》(宋长玥)、文学评论《民族历史回响中的文化寻根》(胡芳)。

主要文学刊物

《青海湖》文学月刊。是青海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它的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青海文艺》,至1956年底更名为《青海湖》。期间于1960年、1963年、1966年三度停刊。1975年复刊时名为《青海文艺》(双月刊),1979年复改名为《青海湖》至今。由青海省文联主办、由作协主席董生龙任主编的这份文学期刊,以发表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中、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及有独特见地的评论文章,成为人们了解青海高原各族人民生活的一扇独具魅力的窗口。现由于市场经济因素及机构改革,《青海湖》杂志也正酝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及社会效益双方面进行改革。

《牧笛》现为青海省作协主办的纯文学月刊。原属于省音协主办的音乐杂志,1954年青海音协筹委会编辑出版音乐双月刊《牧笛》,1958年青海音协筹委会和省群众艺术馆合属办公,《牧笛》成为《群众艺术》的音乐副刊,1960年1月《牧笛》由副刊改名为月刊《青海歌声》,成为中国音协青海分会主办刊物,后改名为《牧笛》。1998年后,《牧笛》曾一度由青海音协和青海作协合办,成为面对青少年的文学刊物,主编由作协主席董生龙兼任,2003年起,《牧笛》完全由省作协主办,成为青年文学月刊,主编仍由省作协主席董生龙兼任,副主编由作协秘书长高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董明兼任。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