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巴山烟雨>>爸的同事                       

青海民院后任院长多杰坚赞回忆往事
发表时间:2011/8/31 8:03:50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作者:多杰坚赞     浏览次数: 1632
 
 

竹子点评:多杰坚赞院长可谓真正的民院元老。而我爸爸调到民院已经是1964年前后。当时我爸爸毛高田不想在农林厅干了。当时好几所大学大专都争要毛高田。民院副院长戴金璞让负责人事的陈九龄不由分说把爸爸的档案抢到民院。毛高田就这样来到民院。

我爸爸毛高田到民院后,正值1965年3月,省里又将原来保留在青海民族学院的藏文系,并入青海师范学院,民族学院的职责转向只为农牧区开展“社教运动”培养骨干,开设“社教班”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积极分子训练班”。

“社教班”学员最多时达1200多人。

1964年5月后,多杰坚赞兼任学院“政治理论班”班主任;1964年12月后,学院开设“社教班”,共三个大班,多杰坚赞兼任第一大班主任;毛高田兼任其中一大班斑主任。随后,多杰坚赞又兼任“政治教研室”主任等领导职务。毛高田任政教系负责人(?)。

接着轰轰烈烈的文革开始,做为院长总秘的毛高田被推为延安战斗团的政委。其间发生了轰动中国的抢青海日报死伤三百多人的“2.23事件”,民院死三人伤七人的“2.24事件”。

后因“社教运动”停止,“社教班”就停止不办了,大批学员宣布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

如此折腾不休,全院各族师生感到无所适从,人心浮动,思想波动很大。到了1970年7月,在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青海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青海民族学院,改称青海民族师范学校。对此,全院教职工甚感困惑,期盼青海民族学院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重新恢复。

在母校的哺育下成长
◆多杰坚赞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教人明辨是非,可以检验真理。
从解放初的一名莘莘学子,到“文革”期间的靠边站,再到改革开放后任学校的“一把手”,我的一生都在青海民院度过。值此青海民族大学建校60年之际,我难推再三之邀,草作此文,以自己的亲历见证母校的孕育、跌宕、发展。
(一)
东方风来满眼春。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人民解放军进军青海,解放了高原古城西宁,青海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早在大西北解放之际,党中央和毛主席就高瞻远瞩,极为关注西北地区的民族问题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指出“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一指示,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兴办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指明了方向。
青海青年干部训练班,简称“青干班”,亦即现在的青海民族大学前身,就是根据当时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建的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甚感幸运的是,1949年9月上旬,我遇到了挺进化隆县的解放军,并参加革命,随军到西宁后,由军管会介绍到刚刚组建的“青干班”参加组建和培训。
最初的“青干班”,办学条件十分局促。教室、宿舍借用“国师”的,而管理人员只有汪耀生(军代表)一人。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我们七、八个藏族、蒙古族同学与军代表一起,积极参加建班工作。青海省委特别重视“青干班”的筹备工作,由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任山兼任班主任外,还先后委派吴均为副主任、谢高峰为秘书,刚从华北大学毕业来青工作的张振府、张国信、王捷、杨和章等为指导员(教员)。此后,又派温志忠任教育主任、苏明远任副主任,刘振武为总务科长,萧庆明为组织股长,毛铭廷为教学干事。配备领导班子和教学管理人员后,学员很快增加到近百名。办学条件基本具备后,省委决定于1949年12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省党政领导张仲良、廖汉生、喜饶加措、马朴应邀前来祝贺,并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
根据解放初青海建政的实际需要,“青干班”的办学宗旨主要是“实现在短期内培养出一批有觉悟、有文化、懂政策的少数民族青年干部”。根据新招收学员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和贯彻了以政治教育为主,兼学两种语文(藏语文、蒙语文)的教学方针。开设了政治和汉、藏、蒙语文课程。藏、蒙语文课分别聘请著名藏文学者桑热嘉措、杨质夫(原国师校长、藏文专家)和蒙文知名学者阿福寿讲授。
“青干班”先后招收的两批学员尽管成分复杂,开始的入学动机不尽一致,但经过三至四个月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使绝大多数学员树立起了革命的人生观,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党的政策,特别是增强了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能力。从“青干班”学员毕业分配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达到了培养目标,完成了省委要求的培训任务,对推进解放初青海民族地区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应当说,“青干班”成立到易名时间虽短,但为本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第一批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同时,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民族教育和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随着我省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各条战线上都需要大量少数民族出身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根据新形势,1950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干班”改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当年9月,为使学校名称体现民族教育的性质,又决定改名为青海民族公学。其办学方针也由原来单一培训党政青年干部转变为,以长期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为主,短期培训少数民族党政青年干部为辅的方针。在校学员根据年龄层次和文化高低,划分为知识班、工农牧班、儿童班,后又增加了文艺班、小学部、中学部、民族语文班(中专班)、干部轮训班等。这样,青海民族公学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成为一所包含有6个教学类型、15个教学单位的综合性的民族学校。在校学生包括藏族289人,蒙古族75人,回族79人,土族34人,撒拉族4人、哈萨克族10人、汉族46人,共计537人。历届毕业生702人,大部分分配到省级机关和各州、县工作,其中约有76人送内地院校去学习深造。民族公学的不断发展、壮大,为过渡到少数民族高等学府创造了条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0年,我从青海民族公校毕业后,留在母校担任“工农牧班”一班班主任,并兼任语文、算术、政治三门课的教学任务。这个班的学习期限为3年,学员文化程度达到小学毕业后,一般都分配到农牧区工作。1953年,根据省内急需翻译人才的情况,学校又成立了“语文五六班”(中专性质),分藏文和蒙文两个专业。我任该班班主任,兼藏文教学工作。“语文五六班”学员学习期限为3年,要求藏语文专业达到高中程度,蒙语文专业达到初中程度,两种专业汉语文程度达到初中以上水平,毕业后分配到省级机关和州、县担任初级翻译工作。
参加教学工作初,我不断努力提高文化和教学水平,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得到了领导和组织的热情肯定。1952年我被团组织吸收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不久担任院团委副书记职务。1954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我被提拔为教务科副科长(副处级),开始参与全校教学教务组织工作,并得到教务科老科长苏明远的细心指导。
(二)
195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青海民族公学改名为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民族学院成立之初,严格遵循党的“八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制定了“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培训干部,培养提高民族干部的文化、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中小学师资;培养民族语文翻译干部及其它方面的民族高、中级专业人才;为本科和专业班开辟学生来源,培养从高小到高中程度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办学目标。并设置了民族语文部,干训部和预科。当时,学校还仓促创办了一个藏文本科班,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尚不具备,最终将该班学生并入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
到1958年秋,学校扩大为三部一科一班。即大学部,设置有:政史、中文、数学、体育、藏语文等五个专科;干部训练部,轮训在职县、区级干部;民族语文部,共7个班,而其中的政治教育班,学生未毕业就全部送还原籍参加生产劳动,未能达到教学的目的;预科,从初一到高一共有11个班。由于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师生人数大量增加,表面看起来虽然有了更多专业班次和培养目标任务,符合当时“大跃进”形势发展的需要,但对整个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和潜在的隐患。
因为人力、物力的不足,办学经验缺乏,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教学设备极缺,各方面困难较多,那个时候的青海民院发展步履十分滞重。但是,全院师生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仍然有着奋发向上的革命热情,积极创造条件,克服种种困难,辛勤耕耘,勤俭办学,使这所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高等学府得到了发展壮大,为青海民族地区的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铭记史册。
1962年秋,根据国务院转发的《关于高等院校调整、精减的安排意见》精神,青海省只保留青海民族学院,有三所学院停办。然而刚刚调整后不到两年时间的青海民族学院,工作还未纳入正常轨道,又开始了新的“调整”。新并入的“医疗系”、“畜牧兽医系”和“师范部”又分别剥离恢复为原来的“青海医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原有的政教、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六个系和专业,合并到了青海师范学院,只保留藏文系在民族学院。1965年3月,又将原来保留在青海民族学院的藏文系,并入青海师范学院,民族学院的职责转向只为农牧区开展“社教运动”培养骨干,开设“社教班”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积极分子训练班”。“社教班”学员最多时达1200多人。后因“社教运动”停止,“社教班”就停止不办了,大批学员宣布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如此折腾不休,全院各族师生感到无所适从,人心浮动,思想波动很大。到了1970年7月,在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青海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青海民族学院,改称青海民族师范学校。对此,全院教职工甚感困惑,期盼青海民族学院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重新恢复。
我于1958年9月开始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并兼任“政治教育班”班主任;1964年5月后,又兼任“政治理论班”班主任;1964年12月后,学院开设“社教班”,共三个大班,我兼任第一大班主任;随后,又兼任“政治教研室”主任等领导职务。在这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学院教育革命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并得以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等相关业务院校培训学习。疾风知劲草,经过青海高等学校“分分合合”、反复折腾的历练,对我来说,的确也增加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学到了“适应大局形势”和处置一些矛盾的知识和方法。
(三)
从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为止,延续十年之久的“文革”,使党和国家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由于“文革”首先从全国高校开刀,由红卫兵“造反有理”开始行动,使我国教育战线成为“文革”重灾区。青海民族学院从“文革”初期的“踢开党委闹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到“111”大字报全盘否定民院十七年的工作成就,否定党的干部政策、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在民院贯彻落实的显著成绩,导致两派群众严重对立,形成两派组织的成立和对抗。1971年4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省委任命马万里为中共青海民院核心小组组长,组成了核心小组。在核心小组领导下,根据省革委会下达关于民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决定恢复大学系科和招收工农兵学员入学。
1973年12月,青海民院召开全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我被选为党委常委,主管教学等工作,开始参与院领导工作。
(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全国各地一样,青海民院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从参与领导工作到主持全院党政工作,我个人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更加勤勉自励,孜孜以求于学院的改革、创新、发展。
1978年6月,我被任命为副院长,分管教学等工作。1980年4月,又任命为党委副书记,分管全院思想政治等工作。1981年8月,省委任命我为青海民院党委书记;1988年11月兼任院长。在1993年元月召开的政协青海省第七届委员会议上,我被选为该届常务委员会常委,兼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7月离休。
在多年任职的岁月里,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人生信念,忠于党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为培养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辛勤工作。我深知教职工队伍培养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团结各族师生,在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和学校建设等方面做了能力所及的工作,摸索总结了办好民族高等教育的点滴经验。回想过去,深感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些许成绩,都是在党的关怀和培育下,经过院党政领导一班人和各族师生员工的积极扶持而取得的。
改革开放后,院党政工作千头万绪。既有党委的集体领导工作,又有行政一班人的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既有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既有教学业务的组织管理工作,又有促进民族科学研究的发展工作等。总结过去的工作历程,这20年中,我和大家一起着重做了揭批错误,拨乱反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政策,温暖人心;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专业人才;增强科研力度,提升办学品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强化思想教育;搞好基础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回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有过的丰富阅历和一些收获,如果说对社会、对学校有过丝毫贡献,在这里,我首先要特别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给我展现人生价值平台的组织,感谢给我诸多帮助和支持的广大师生员工,这份感恩恐怕才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记忆……
(五)
在建校六十周年到来之际,我同大家一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母校与共和国同步,我与母校同步发展和成长。是在党的培养和母校的孕育下,我才成就一番事业。
风雨兼程六十载,从最初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的“青干班”,到今天的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高等教育之辉煌来之不易。六十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6万多名各民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干部,为青海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她六十年的光辉历程,是值得记述总结和引以为豪的。
历史可以使人聪慧,也可以激发人的开拓精神。我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学习、教学、工作了整整55个春秋,亲眼目睹了母校所经过的曲折历程。忆往昔令人振奋,展未来满怀信心。我坚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青海民族大学的明天将会更加明媚灿烂。
2009年9月写于病榻

作者简介:多杰坚赞(1931—2009.10)男,藏族,青海省化隆县人,1949年9月,离开市军管会交际科,投入到青干班的筹备工作,继而参加该班学习,于1951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至离休,先后担任班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副院长、副书记,书记、院长职务。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