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竹子专访>>感觉名人                       

关于茅奖
发表时间:2021/9/21 11:26:11     文章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章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浏览次数: 885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当代作家。1981年3月14日,病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致信作协书记处,捐献出二十五万元稿费,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此鼓励和表彰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创作。同年3月20日,茅盾文学奖委员会成立,每四年推举一次。
 
截至目前,茅盾文学奖已经评了九届,共推选出43部优秀长篇小说。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有18部,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1998年起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收入该社出版的获奖作品。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编辑出版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这也成为读者心目中“茅奖”获奖作品的权威版本。2017年和2019年,又推出新版精装版和平装版,以满足读者阅读、收藏的需求。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强音。在众多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中,姚雪垠、古华、李国文、刘心武、张洁、路遥、凌力、陈忠实、阿来、王安忆、张平、王旭烽、熊召政、徐贵祥、柳建伟、宗璞、麦家、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张炜、毕飞宇、刘醒龙、刘震云、莫言、王蒙、苏童等,他们凭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共同构建起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版图。无论是题材、笔法、故事架构、书写方式,他们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诉说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些作家以精心打磨的长篇小说,开启了自身对历史与现代、民族轨迹与个体命运的双重探索,也标志着这片苍茫大地上个体意识的觉醒。
 
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镌刻了属于一代人的文学记忆,是创作者们活的历史。
 
 
 
链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边风景》的作者王蒙先生
 
王蒙先生的创作贯穿了整个新中国70年。自1953年开始创作《青春万岁》至今,王蒙先生的文学生涯已经跨越了70个春秋。1979年,当时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力主出版《青春万岁》,这部佳作终于重新面市。2014年,45卷本的《王蒙文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70多年来,王蒙先生紧贴时代脉搏、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创作的文学作品已超过1500万字,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也表达了他80多年人生历程的深刻思考。现在,八十五岁的王蒙先生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品问世。这次活动,王蒙先生还将与读者分享他的创作历程。
 
【活动嘉宾】
 
 
 
王蒙
 
1953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因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夜的眼》《风筝飘带》等,还有大量散文随笔、评论和古典文学研究作品。
 
 
 
胡平
 
文学评论家、作家、研究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创作研究处处长;1999年调鲁迅文学院任副院长、研究员、常务副院长。2008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任主任。发表文学理论专著《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评论集《理论之树常青》及文学批评著述二百余万字。《松花江上》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担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评委。
 
【好书推荐】
 
 
 
作者:王蒙
 
王蒙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关爱。2015年,《这边风景》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王蒙是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的:“《这边风景》记录了我39岁到47岁之间的人生,就像一条鱼的中段,那个时候的我是多么有理想,多么真诚,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去边疆去偏远的地方,到劳动人民中去,到水深火热的一线基层去扎根,劳动锻炼自己,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全新、完美的革命者。虽然今天看来是一部‘过时的作品’,但小说更多的是记录了那个时期维吾尔族人的生活风貌,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掏心窝子的认真,真情实感,这是我今天再也无法抵达的写作状态了。”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