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竹子专访>>竹子快讯                       

陈凯歌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
发表时间:2025/6/4 13:03:32     文章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毛竹     浏览次数: 150
 
 

 

记者毛竹点评陈凯歌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

(竹子申明:草稿正起,一蹴而就,毛竹自己都没有看清自己写下了些什么。互动写作,欢迎参与,谢绝转载与推广。)

前天电影院去看了大导陈凯歌拍摄的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 毛竹期待中国有大纪实类的故事片落地。别再学西方的近年的大片,大多胡编乱造。放着这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于不顾。当然《泰坦尼克号》等除外。 这部片子算是毛竹喜欢的一部。

当然毛竹喜欢看这部片子还有一个私心:五十年代初,毛竹的父亲毛高田(笔名巴人)就是随五十五师,先是从镇巴,集结安康,然后千里行军,过大巴山,穿秦岭,囤兵宝鸡,随时准备上朝鲜战场。迟迟听不到时上战场的军号声,战士们纷纷写下请战血书。上战场的军号终于吹响,毛高田与战友们兴奋地从被窝中跳起来,十几分钟就穿戴好背上行李跃上了长长的闷罐车............

毛竹埋胎盘的紫阳县上朝鲜战场的战士伤亡率达高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毛竹大巴山二伯娘的表哥王基康等都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荣军,多次立功。在青海毛竹崇拜的青海诗人昌耀与爸爸工作的青海民族大学的院长戴金璞、同事雷老师等都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荣军,有照片他们的胸前挂面勋章。可是对那场战争的内幕,毛竹总是搞不清北。毛竹渴望了解的是那场战争的真正内幕。

而年轻人可能有太多把这类片子当成了看”打游戏“。说是看电影,分明是寻找快乐与刺激。

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 毛竹再次感觉中国的电影终于从空中落在实地。而中国现在需要的正是类似大纪实的故事片。

陈凯歌的《志愿军:浴血和平》与《霸王别姬》不是一个类型,无法媲美,但前多半部,水平接近《霸王别姬》。《志愿军:浴血和平》把《无极》甩了好几条街。总的来说:《志愿军:浴血和平》是一部好片子。

个别年轻人乱骂一气,说明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那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国近代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前没在古中国发生过,后难在中国再发生”,在中国有史的几千年当中,真可谓太不一般了。那一件件大事小事,从历史的角度看,真是太悲壮了!可是当今的中国人多浑然不觉。

当然,个别年轻人对中国近代史的“不屑一顾”,也是中国教育的“大败笔”。就如现在的部分孩子们多追求快感与刺激,根本不知道现实世界中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是的,中国人骨子里热爱和平,由这部片子的确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部战争片子,多数镜头终于退出了正面战场——虽然有,且更血腥,但点到为止,并不像前两部,打来打去成了主题。这部片子中,正面战场终于退到了“幕后”,让观众终于可能全面地、客观地、整体地了解“抗美援朝”有关和谈的内幕。

——虽然对这场战争发生的内幕,此电影并没有过多揭示,但仅这一点,已经足够。此片的格局与构思天气大气,高屋建瓴。这是前两部片子中没有的。当然这也是许多电影没有的。

更有,这部纪实片子,宏大纪事,同时在追求小人物的塑造,居然演活了一群人:相信他们都是有原型的,实在难得。张子枫演的陈晓个性鲜明,“战争曾在她生命里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向苦难低头”。李晓带着寻找亲人的私心以隐忍的姿态扛起责任”。宋佳演的林月明朴实生动, 林月明说“和平就像一个小孩子,总是会转到你面前的…” 林月明用温柔的韧性传递希望,这位女性如同暗夜中的微光,在动荡年代里为守护和平拼尽全力。朱亚文演的归国专家吴本正感情丰富却又潇洒不羁,还带给出几分知识分子身上少有的诗人呆气或孩子野气,给残酷的战场平添了几分生气。 陈飞宇演的孙醒中枪的侧影令人难忘,那是中国人“格守信念的侧影”...........陈凯歌、陈红两口子使劲推的儿子陈飞宇李,这一次终于被毛竹记住了面孔,那是像雕塑一样的面孔。李晨演军长还是比较合适的,除了其身上儒雅的贵气,还为其在现实生活中真有勇气与智慧,特别在.............. 还有演黄继光的演员,堵枪眼后累累血洞的背影,血光晶莹,实在是撼动人心............

还有一些熟悉与不熟悉的面孔:彭昱畅、肖央、王砚辉,郭涛、王传君、周政杰、张宥浩、吴昊宸,王挺、郭晓东、杜江、冯绍峰、闫妮、阿如那、曲禾、王雨甜、于谨维、王阳等,他们不是过眼烟云,或多或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影响。

缺点在结尾,该结束时就结束,耐人回味,耐人寻味。怎么还出现了后面“一大咕噜”——那好象是另一部电影的主题《志愿军 英灵回国》。非要把小人物的完整塑造,放入一个大格局的故事片电影中,有用小主题硬压大主题之嫌疑,实在是有些儿勉强,实在是狗尾续貂。

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好的主题歌曲,《我爱你中国》歌曲虽然好听,虽然是所有参与抗美援朝人的心态,虽然是所有追求和平中国人的心态。但是,艺术就是艺术,你要表达中国人的这个心态,应当是全新的歌曲旋律。以前的电影是寻不到好歌曲不开拍的。现在电影拍摄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歌曲却不肯“全国征集”,只是老歌凑数。而是一部电影能不能流传下去,歌曲成份太重要了。

比如李安拍的电影《断背山》《色戒》、冯晓刚拍的电影《甲方乙方》《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姜文拍的电影《让子弹飞》《鬼子来了》电影都不错,可是因为没有好歌曲留下来,就像没有灵魂一般,难以“飘”起来,故而难以让人一次次深情回忆。

老谋子拍了那多好片子《活着》《菊豆》等,多数像没有灵魂一般,只有两部,一部《红高粱》中的由赵季平等作曲张艺谋作词的《酒神曲》,歌曲虽不好听,但好唱,上口且有味道。一部《满城皆带黄金甲》,借周杰伦的《菊花台》终于有“灵魂”,“飘”了起来。

更有,表达一种爱,含蓄更显深沉。当导演逼不及待地把主题点出来时,其“深邃主题”就变淡了不是变浓了? 因为你最终还是一个类似大纪实的故事片。故事片就要遵守艺术规律,留下更多的飞白,可能更让人感觉此片耐人寻味?

附:

近代唯一给中国电影赋予了灵魂的歌曲,周杰伦作曲、方文山作词的《菊花台》

《菊花台》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 上冰冷地绝望
雨 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竹子议事:中国近代的电影少有好歌曲,这与五六七十年代,硬件那么差拍出的电影却好歌曲多形成鲜明对比。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人说山西好地方》,《 上甘岭》电影插曲《我的》祖国、《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

不过中国近代的电视连续剧还是有许多好歌曲的。比如八七年版的《红楼梦》,由王立平作曲的十几首歌曲,每一首都荡气回肠,每一首都堪称精典。比如郑晓龙拍的《北京人在纽约》中刘欢演唱的歌曲《千万次的问》。鲁晓威赵宝刚的电视连续剧《渴望》中由蕾蕾作曲的歌曲都很好听《渴望》《好人一生平安》。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电影《江姐》的插曲《红梅赞》《绣红旗》等等

 

而中国台湾的琼瑶电影与电视剧更是出现了太多好听的歌曲:《在水一方》《梅花三弄》《一帘幽梦》《月朦胧,鸟朦胧》《青青河边草》《情深深雨濛濛》等等。

 

 

 

 

 

 

 

 

 

《大巴深山,两个私奔小姐的故事》


大巴山民间传说中有一个版本:毛竹的亲幺叔爷四次被绑架,三次由毛竹的爷爷赎回。第四次,因为毛竹的爷爷也被绑架,毛家无力赎幺叔爷。幺叔父被撕票。
幺叔父的妻子胡氏带女儿--毛竹的毛九姑(为怕引起矛盾,毛竹就叫她毛九姑)改嫁大地主张孔少爷。
张孔少爷的前辈曾是知府大人,因错判案丢官,后隐居大巴山。
张孔少爷舍不得嫁女,不知道是怕倒室,还是深山女子难产死太多,两个女儿张女子与毛九姑寂寞深宅锁清秋。张女子终于耐不住青春骚动,爱上张家马夫梁胜和。梁胜和求婚被张家羞辱,跑到国民党部队当上军官,回来再求婚仍被张家羞辱。
张女子携毛九姑私奔。张女子投奔梁胜和。毛九姑想投奔寻小时在毛家订的娃娃亲周副官。周副官当时是大巴山大匪高桥乡长徐贯之的文职副官。
两女子私奔轰动大巴山,一时大巴山舆论雾云漫天,天昏地暗。追杀中,三个人无奈投奔徐贯之,交枪n支,金银无数。
张孔少爷原是大巴山深受封建传统大小家族的尊敬的人士。大巴山大小家族有事儿,总是抬八人大轿请张孔少爷去主持公道。大巴山几多出轨女子的沉潭仪式是张孔少爷主持的。大巴山几多犯规绅士的处罚仪式是张孔少爷坐镇的。大巴山几多客家贯偷的去势仪式是张孔少爷主张的。张孔少爷在大巴山就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大巴山人对张孔少爷的尊敬就是对孔夫子的尊敬。张孔少爷家怎么会出现两个私奔的女儿呢?张孔少爷怎么忍自己的两个女儿私奔侮辱张家门楣玷辱张家祖先挑战自己的尊严?
张孔少爷居然重金贿赂大土匪高桥乡长徐贯之,让其枪杀自己的两个女儿与梁胜和。
徐贯之在铁佛寺镇枪毙了张女子与梁胜和。本来,先准备枪毙的是毛九姑。毛九姑站在那里,身后一棵栀子花。毛九姑闭上了眼睛,等待枪响,毛九姑深闺长大幻想多多,好像并不知道枪毙是怎么一会事情,以为是枪一响就会去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好像过够了幽居深闺的日子,如果到另一个世界去也无所谓,脸上的表情像婴儿做梦一样的,越发显得柔弱貌美,楚楚动人。徐贯之枪杀过多少人,见过多少惊恐的面孔,却没有见过这样一张面孔面对死亡。徐贯之动了恻隐之心,叫停了枪手。也就是说徐贯之没舍得枪毙毛九姑,却赶走周副官,霸占了毛九姑。
据说枪毙之前,梁胜和害怕了后悔了。张女子反过来劝梁胜和:莫怕的,莫后悔,再过二十年,我们又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
枪毙后,张女子的尸体和梁胜和尸体被就地还远掩埋。那片血红的土地,一场大雨,那坪坪上本来只有几株栀子花,居然长出一大片栀子花,白晃晃的,银灿灿的,很是吓人。
后来,张女子的尸体张家是收了。来收尸体的据说是张女子的哥哥。其哥哥从小就心疼妹妹张女子。

抬张女子遗体的软滑杆沿山间小跑路过高桥镇,大家都跑去看张女子的遗体。绫罗绸缎被子把张女子的遗体连头带身捂得严严实实的,唯独露出一双小金莲。好漂亮的一对小金莲!围观的男人有几个事后表态:我好想摸摸那对小金莲!这是男人想表达对逝去美女的怜惜之情?是男人想表达对黑暗大巴山敢于追求爱情光明倒在父亲与徐贯之枪下弱女的同情之心?是对至死不悟痴心不改的张女了表达最后的的崇敬之情?是对敢于向大巴山上千年封建礼教挑战的美女表达最后的爱慕之情?不知道!当然,大巴山规矩森严,想摸大家闺秀张女子小金莲的男人都敢想不敢摸。有巴山男儿说:听到我身边那个后生在咽口水,喉咙里汩汩水响。有巴山男儿说:我听到我身边的山娃子由于抑制浑身颤栗悉悉索索。更有高桥绅士说:我家藏在深闺的女儿虽没有见张女子遗体,却好多个晚上睡不成觉,多少个晚上,垂泪到天明;多少个黎明,唉声叹气。

传说中有一个版本:张女子遗体被抬回来后,下葬张孔少爷的深宅大院的外院--大巴山有人坟共居的恐怖古老旧习。张家大院从此闹鬼。张孔少爷被内疚与心痛被自责被鬼魂被幽灵被恶梦拆磨得形如痨病鬼,快要死了。张家没有办法,为了挽救张孔少爷性命,派人上到毛家,专买毛家湘妃竹,重新打轻棺一付。那湘妃竹打制的轻棺,点点斑竹子泪渍,重重斑竹纹美丽花朶,真是太别致了!为了更轻,适合水上漂,湘妃竹片被刮得很薄很薄,以至于透明,以致于透光,以至于点点泪渍、重重花朵动了起来,真个栩栩如生,真个忽明忽暗。随着光线,那些泪渍那些花朵,居然可以跳来跳去,忽大忽小,忽收忽放。不时还有花朵悠然放出剌眼光亮,真是某种灵物。那轻棺,梅花斑湘妃竹的一组做四围,泪珠斑湘妃竹一组做底板,蝴蝶斑湘妃竹一组做顶板。没有用一个钉子一个卯榫,全是大巴山细藤条与细综绳编就。那是漏水的轻棺。只有漏水的轻棺,才能是水上漂。湘妃竹片需要疏密有致。太密水进不去浪流不过,会过早沉底;太稀会全棺浮在水面上太显眼,轻棺走不出山;密稀正好,还要防鱼鳖虾虫蛇钻进去,破坏遗体;稀密太好,又担心里面太热遗体腐烂。这可真是最讲究的一付轻棺。为了做好这付轻棺,张家人不惜从渔溪河源头请来的徐大老汉徐文美。徐文美是毛竹的外祖祖。徐文美不仅因为打造了渔溪河源头几座大纸石碓房磨房而出名,还因为打造了一栋可在大巴山泥石流中来回撬起移动的房子而声名远扬。大巴山见过那轻棺的人说:那轻棺白天放进溪河,明丽阳光一照,阳光能透过轻棺,人眼能透过轻棺看到棺下雨花石历历闪光;那轻棺湘妃竹间细藤条与细综绳是花辫手艺,那轻棺真是像张女子生前绣的花、做的画、写的字一般精美无比典雅绝伦。

张女子起棺重入“湘妃竹轻棺”。都说张女子起棺,遗体鲜美如生,直是吓坏了所有起棺的人,有的跪下叩头,把头都叩出了血。张女子被枪毙后,张女子的绣楼是没有动的。可是,那是闹鬼厉害的地方之一。那一次全清。张家人甚至起了张女子绣楼前的一对开花的栀子树--怪怪,自从张女子被枪毙,那栀子花居然开得碗大,皎洁无比,有人深夜听到花在叫。轻棺中不仅载入张女子生前绣花手工内衣外帐,而且载入张女子字画墨迹笔砚四宝。原棺装轻棺,轻棺装着张女子遗体及张女子生前的一切,被船载汉水入口真人县,沉原棺于汉水,放轻棺于无人小舟,小舟是纸船,纸船虽然漆了桐油,但毕竟是纸,放进汉水走不远就会不见,轻棺铺满鲜花与绿叶,更多是张女子最喜欢的栀子花与栀子叶。栀子花香引来无数蝴蝶、蜂鸟、蜜蜂追棺。滚滚汉水带张女子顺水漂流,荡荡水气携带张女子回下游祖籍老家。虽是纸舟,无人无船跟轻棺,张家却在汉水流域各个码头安排了接应...............

毛竹的爸爸毛高畴曾根据这个故事写中篇小说二部《漂逝的香栀》《香栀血婚记》。其中的香栀原型就是张女子。为何把张女子改名香栀?因为大巴山人女人都喜欢在头发上插栀子花,特别是张女子。毛竹爸爸生前写的书全是哲学类,唯这“两本一个内容”的小说。可能与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时,谈的本科张女子相爱没能相守有关。毛高畴就是因为张女子要与馨儿离婚,拿出的理由是馨儿又生了一个女娃子毛竹。这是毛高畴的秘密。

毛九姑被徐贯之抢占成压赛夫人。徐贯之带着毛九姑几千人住硝洞。硝洞很深,里面蝙蝠好多,蝙蝠屎好厚;里面雨燕好多,燕子窝好多;里面还有溪河,溪河哗哗作响;里面还有像银河星闪的吊蛛,很是壮观;溪河里还有鱼,鱼没有眼睛。有一说硝洞可通到四川。大巴山歇后语:徐贯之打牌,伤脑筋。就是说徐贯在高桥田家牌桌子上被斧子砍死。那一次徐贯之带着毛九姑从铁佛硝洞浩浩荡荡下来,一行几百人,徐贯之的要人,每个人都有几个人伺候抽大烟,真可谓轰动一条河。徐贯之住进田家,要求田掌柜给他烙一张一百公斤面的大饼,不然就杀了田掌柜。田掌柜居然烙出了这张大饼。而大巴山最大的庄家土匪徐贯之死在田家牌桌子上,幕后策划是当时的真人县财政局长田屏洲。田屏洲的弟弟田不息是毛高畴的小学校长。起因是徐贯之抢过田家,且扬言要杀尽田家人。徐贯之死后,毛九姑被费春洲乡长收妻。费春洲51年卷入曾泽安案子--徐贯之被砍杀后,曾泽安接班。真人县和平解放后,有人举报曾泽安藏枪。曾泽安被抓后乱咬一阵,咬到了田屏洲和费春洲等当地绅士。田屏洲和费春洲等被政府qb。毛九姑又被乱石镇某公社w书记收妻。毛九姑又回到毛家斑竹园附近。“尘劫中不昧未来”!中身不由己三易强梁的毛九姑终于有了短暂的安定。毛九姑在费家生女儿一个,在W家生儿子一个。传说中,毛九姑常去已经荒废的湘妃园悼念逝者。没有知道她到底哭的是哪个。真是奇怪,那个湘妃园已经彻底消失了,已经觅无遗迹了。可是毛九姑哭一次,好多青竹的就变成了湘妃竹。这种奇变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毛九姑也逝世。

按理最好的湘妃竹产自湖南的九嶷山。九嶷山湘妃竹珍稀难寻,但是大巴山的毛家徐家竹园中的湘妃竹可与九嶷山的湘妃竹媲美,甚至更好。有一说是明未清初,毛大瑚大巴山始祖从武昌府沿汉水离家出走来大巴深山时,专门从湖南九嶷山带来的品种。

特别是毛家徐家两家竹园中那些湘妃竹,身上洒着的红或褐色的斑痕,迹似泪珠点点或落雨潇潇,竹底蜡黄细腻干净甚至发亮,真是是吸天地灵气,沾植物精华,沐深山露水的神物。相比湖南的九嶷山湘妃竹,底色灰淡,纹路轻浅,品质远不如大巴深山产。

而毛竹的爸爸是毛和兴的掌柜子,刚上任,大巴山乱世乱相,做了几笔生意均赔本。爸爸于是和姜家大姨夫一起谋划做竹子生意。几十个竹排子被连成一串,上面装上竹子,有一个竹排上面还修了一个住人的小房房,水大浪急时毛高畴就躲在里面。姜大姨夫在竹排头上当撑手,拿竹竿子在前“导航”。如果竹排在急流中拐弯时,撑手竹竿子抵岸不到位,后面的竹子排会一个接一个拍过来,人会被拍成血花,竹排会被拍在崖上,竹排会一个接一个地爆炸,一时间白浪滔天。还好,虽然几次遇险,多亏姜大姨夫从九岁就开始当撑手,经验丰富。竹排被姜大姨夫平安放到安康。大巴山的竹子特别是湘妃竹被抢一空。那是毛竹爸爸新任掌柜子后挣的第一笔大钱。那是竹子帮助毛竹爸爸打的第一个翻身仗。那是毛家那段日子第一次杨眉吐气。爸爸用卖竹子的钱,买了几十个背脚百货进深山。路过真人县县城,还给在中学上学的二哥留下几十块大洋。爸爸回到乱石镇,整个镇子都轰动了。也就是说竹子特别是湘妃竹让爸爸转运。让学做生意的毛和兴新掌柜子毛高畴第一次找到了北。第一次找回了自信。第一次找回了一个掌柜子的尊严。更有毛家徐家祖籍均是湖北,近湖南,潇湘大气,楚文化神韵。可一点,可以从毛和兴老商号门口两棵大桂花树窥见一斑。可一点,可以从当年大老商号门口均有两棵大桂花树窥见一斑--当时武昌会馆是大巴深山最大会馆。武昌商人的商号也是大巴山最大商号群。武昌会馆馆长吴毅臣是辛亥革命元老,原是参议员,北伐时返大巴山,成真人县首富。吴毅臣还任真人县调停五省流民矛盾泰山庙的同善社的社长,真人县商会的会长。“填巴山”的故事是“填四川”故事中的“第九交响曲”。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