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竹友天下>>激情竹子                       

巴山毛竹
发表时间:2005/12/20 18:13:54     文章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青海敦煌郭新民     浏览次数: 2861
 
 

巴山毛竹

17:56:272005年12月20日                                                郭新民

 

毛竹,笔名竹子,东方竹子、苇子、佚人等等,单从这么多的笔名,就给人感觉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女子。这个立足于东方文化的,极有灵性悟性,神气鬼气灵气仙气魔气出没的女作家生于大巴山、长于青藏高原、毕业于青海民院,工作于中国石油报,仿佛她今生今世与中国最荒凉最落后最封闭最原始宗教气最浓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更可贵的是,她不是一味肓从自卑,而是长于斯歌于斯。她以生命最原始的美以最东方文化最深邃的魅力征服着越来越多的读者。真不明白这个数学(理学)学士、现任《中国石油报》社记者也吸引了起来越多人的关注。

她的背后是的大巴山区,她的身后的青藏高原,她心里的中国石没,在竹子笔下仿佛是充奇力量的魔匣子,放出那么多好听好看难忘的故事,令那么多的读者如醉如痴。认识竹子,才知道何为东方神韵。

毛竹的文风凄婉、灵透,淡淡的忧愁里浸透着对故土大巴山的依恋。《人民文学》资深编辑崔道怡先生为她题字:“毛竹必成大树”,文友赠语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及临云处尚虚心”等等。我父亲在读过竹子的《迷失在西部》、《生命的隐衷》、《透明的激情》等作品后,赞叹不已,引“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的诗句,以赞扬毛竹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拗劲。

竹生巴山

巴山所在的安康,系陕南重要城市。远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尤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而得名。现辖紫阳、石泉、汉阴、汉滨区等一区九县。它北靠秦岭主脊,南依巴山北坡,汉水由西向东横贯其间,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在安康境内流经354.5公里,流域面积5900平方公里。黄洋河、吉河、月河是汉水的主要支流,任河、池河又是汉水的重要支流。因其河流密布,山溪充沛,从而构成大巴山区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阴雨的气候特征。正是这种自然环境,最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故而竹子也随处可见。竹是一种空心草,在巴山山坡上爬的是草竹、沟里浸的是水竹、山上长的是毛竹。还有紫竹、金竹、湘妃竹、楠竹、元竹、佛肚竹等应有尽有。

从安康沿汉水支流任河向西南而行,便是被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誉为“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丽;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的紫阳县城。由此沿任河便可走进毛竹的生身故里——高滩镇。任河是汉江的重要支流,由陕入川,发源于陕西镇巴与四川城口,巫溪交界的大燕山。它从大巴山横过,接大巴山纵横交错的山溪水在紫阳县汇入汉水。

毛竹出生在大巴山深处的高滩镇上,那是一个面街的倾斜的古老商号,街对面延伸出去的房子悬在任河岸上,整个形成一种歇山式。那曾是高滩镇子上少有的瓦房。周围全是那重重叠叠的石头房与板房、茅房,房顶上统统款款叠放着巴山青石板,如同片片鱼鳞点缀其间。那些房子里面都是可以透光、透雨、透风的。那透过石板房顶的光影丝丝缕缕,在地上的投影又恰似流动的竹影变幻莫测。

水绿如蓝

   汉水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条清水河,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供应北京和华北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基地。记得1996年春天,我陪父亲去安康水电站游山观景,父亲见那蓝莹莹的瀛湖水,背起了诗“日照江花红似火,春来碧水绿如蓝”。如今汉水又以其清澈透明而润泽北京和华北;巴山因河网密布、溪水充沛而引领先民们到此垦荒耕植。

远在七、八千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汉水两岸繁衍生息,聚集成许许多多的原始部落,从此便拉开了先民开垦大巴山的序幕。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到南北朝时代,汉水两岸的土地已发展成“黄壤活衍,桑麻列植,佳饶水田”的鱼米之乡。魏晋六朝时期,汉水流域是南北对峙地带,虽不乏兵戎相对,但因僻处山区,战争破坏较少,曾一度较为安定,而北方流民则因战乱、饥荒而大量逃命于大巴山区安养生息,流民也从各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并使不少荒地得到开垦。明清时代,由于豫、楚、汉、浙等地人口增长较快,土地兼并发展势头强劲,更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纷纷进入当时还是原始森林的大巴山区,垦殖谋生。在这些流民中便有毛竹的祖先,他们从湖北省武昌府金牛镇毛家坝迁徙到这里,繁衍至今。

在毛竹出生后,便生活在任河边上,看着任河的水流成长,任凭那任河水流向祖先们曾经居住过的方向。父亲人大毕业,母亲带她和她的姐姐离别故土,去青海西宁时任农林厅团委书记的父亲处团圆,涨大水,妈妈背一个抱一个站在船头,任风吹浪打。毛竹虽然跟着母亲从长江支流走进了长江源头。几乎对大巴山没有记忆。到了大学毕业,才第一次回大巴山,回来,她就再没有忘记大巴山中涌动山溪水,那透明石浪,那水面上跳出丈高的透明银燕、没有忘记那些灵活得带着清风的点山雀。是因为汉水孕育了毛竹透明的个性、是汉水涤荡了竹子心灵中的尘埃。汉水的清澈透明、水绿如蓝、水天一色,也使毛竹的心灵更加透明,走进那透明女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大巴山深处的高田苇地,她曾顺汉水循着祖先们的足迹走进了湖北古老的云梦泽,去寻找先人们的创业踪影。

梦起花儿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也是花儿的海洋。记得我在西部工作时,经常能听到青海籍师傅们唱的花儿,当时也只是听那回荡在广袤山川、无垠戈壁滩上优美的花儿曲调,却怎么也听不懂歌词。就是到了今天,我也未曾听懂。

而花儿流传最久远的莫过于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在此创作并被世界所传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花儿的演唱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

1976年,中学毕业的毛竹下放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公社接受锻炼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刚去时,只是聆听当地乡亲说青海话,也只能是云里雾里地使劲听。毛竹在谈到这段经历时,说:“在这样特定的语言氛围中,在这种质朴的生活气息里,我心里最质朴的东西被唤醒。这块充满着泥土芳香的黄土地给我一种亲切的熟悉的什么”。这是毛竹最初听青海乡亲讲青海话时的感受。

在农村没呆几个月,竹子便学会了一口地道的青海红崖子沟式的“青海话”,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从听青海乡亲讲青海话,到自己能讲青海话,正是这特定的语言氛围唤醒了毛竹心里最质朴的东西,那就是尽管上中学时偏好理科,可是在农村上山下乡时她又意识到文科比理科更加重要。因而半年后,毛竹在祁连山深处五十公社奔抗沟修水库时,就能听清“花儿”的歌词“上山的鹿羔下山来,下山吃一趟水来。胆子放大了跟前来,心上的花儿漫来。”遗憾的是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青海花儿与知青歌曲一般都属于禁唱的“黄色”歌曲,毛竹也只能是背着人轻轻地哼,偷偷地学。是青海“花儿”诱惑竹子想把自己对花儿那沁心沁肺的感受,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出来,赞美青海花儿的美、记录花儿乡亲的情感、以至抒写西部的广袤山川。因为没能挡住青海花的诱惑,竹子又萌生了想当作家的冲动;因为是青海花儿使充溢着泥土芳香的黄土地给了竹子质朴的生活气息,想当作家的欲望也逐渐清晰起来;因为是生活在青海花儿语言的氛围中,毛竹吸收了最质朴的创作营养。

至此,青海花儿在竹子心目中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也正是这段上山下乡的生活阅历,从而最终改变了竹子整个生命之舟的航向。

无心插柳

在青海互助红崖子沟上山下乡时萌生出想当作家的愿望以后,毛竹的写作道路仍不平坦。在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为了能顺利考上大学,毛竹报考了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而没有报考与“文”有关的其它专业。记得当知青时,在奔抗沟的水库工地上已被指定为工地宣传员时,曾豪情万丈地写下一首诗“钢肩拉车迎黎明,银铣挥舞送群星。晚风阵阵擦热汗,炎日暴晒炼红心”。那时自以为写的挺好得,得意洋洋,自已播出。现在看起来,真如诗骨的话:“那也叫诗?”。不过别忘了这可是毛竹第一次正面八经写诗,且第一次正而八经被播出。可是考大学时,毛竹又不得不选择理科。但在四年本科毕业,以优异成绩获得数学(理学)学士学位后,却被分配到了郊区中学当教师。

此时,毛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在大学时就开始构思的中篇小说《悔》投到《当代》杂志社。两个月后,稿被退回来了,上面写满了密密的修改意见,并附了一封《当代》编辑来信。毛竹把信珍藏起来,却把稿撕了。那时的毛竹哪知当代编辑尽管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时,一封《当代》编辑来信,却短时湮灭了毛竹的作家梦。她也曾经发誓以后再也不写稿了,文学这条路走不通,便又报考上电大英语,想考研究生。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毛竹在业余时间创作的歌曲,却先是在由《中国青年报》、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星海乐器厂合办的全国“星海杯”征歌大奖赛中获奖,评委中有谷建芬等当代著名作曲家。紧接着在歌曲创作方面又获得了十几个全国、省、市的大、小奖励,并且在那年评奖参赛的上千首歌曲进入决赛的二十首中,竹子就占了七首。

与此同时,她还得到了音乐界诸多位专家的好评。例如,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惟一舞蹈音乐作曲家张东老师在看了由毛竹作曲的歌曲《一生守候》后称赞道:“太不可思议,我接触的这些搞专业作曲的没有一个能达到你的这个水平。”著名作家王付林把写信给毛竹,说毛竹有这方面的天才。上海间正因为有了音乐界专家们对毛竹的音乐天赋的肯定和鼓励,她想当作家的愿望又一次在心里蠢蠢欲动,依然坚持不间断的写,身不由己地开始向“文”又一次悄悄靠近;正因为是在业余时间创作歌曲而屡获大奖,也更加坚定了她走文学创作道路的信心。正如电影《便衣警察》中的主题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意境。

激情透明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而被誉为“三江源”。九曲黄河水,水到之处,滋养万物,润泽众生;万顷长江浪,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1988年毛竹曾东征西进闯过世界,也正是被这黄河水、长江浪鼓胀着走进了西藏阿里无人区、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中国女记者闯进三个无人区的第一人。又曾三下深圳独闯特区,后又转身北上闯京城,为完成《透眀的激情》、《三生姻雨》曾三进大巴山区,行程三十多万公里,以汲取创作的营养,故而自诩为“精神的游牧民、灵魂的吉卜赛人”。

汉水幽幽匆匆过。毛竹已经走出《迷失在西部》,感受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透明的激情》,将那《生命的隐衷》写进《女子文学》。从她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公社上山下乡听花儿便有了想当作家的愿望时起,已经出版了散文集《迷失在西部》、《生命的隐衷》;报告文学《院长之死》、《站立的水》;散文体小说《透明的激情》、《透明的女性》、《透明的性感》等展示女性心灵隐衷的三部曲。据悉,《透明的分娩》、《三生姻雨》也即将面世。

据此,《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央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多次刊发了以《毛竹走在在西部》、《她从西部走来》、《严肃文学抬头:青年女作家毛竹的书走红书市》等为题目的消息、评论,因而《迷失在西部》等多次再版发行。排行榜名列前茅。网上热了十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为毛竹的书首开中国出版史上贴防伪商标的先河,同时她的父亲毛高田所著《著名战争哲理评鉴》(后由向飞编辑改名《帝王乾坤》。由其父毛高田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的老同学、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题名,老同学、原青海民族学院院长马万里写序。)由中国社会出版社为毛氏父女首开中国出版史上父女同出版社、同编辑、同时间出书的先例。

毛竹的文风凄婉、灵透、淡淡的忧愁里浸透着对故土巴山的依恋。仰望巴山,竹林葱郁。我蓦然忆起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板桥《咏竹》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仿佛看见毛竹亭亭有节,坚忍不拔却又倔强地挺立巴山蜀水之间,集天地之灵气而润泽于朴民。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