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邮箱:1050151929@qq.com
电话:15811463692
 相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竹子情结>>竹思飘渺                       

竹子建议中国大导张忆谋陈凯歌等看看外国片《泰坦尼克号》
发表时间:2011/2/5     文章来源:草稿正起      文章作者:竹子     浏览次数: 521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竹子喜欢的外国片,其中一部就是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

那大纪实的方式,加一个浪漫的爱情的故事,加一首绝妙的主题歌,加上逼真的大制作再现灾难过程,实在是令人回味。

那片中的沧桑感是因为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加上人人关注的爱情,加上风笛,加上海底探秘,加上寻宝情节,加上歌手诠释苍凉。

而看到中国片子,特别是张艺谋、陈凯歌一类中国大导,近期所拍的片子实在是让人失望。

当然这种失望不包括张早期拍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甚至近期拍的《千里走单骑》等;陈早期拍的《霸王别姬》。张陈大导身处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变革时期,却仿佛没有题材可拍,从秦到汉地乱拉一气,胡扯一通,以胡编滥造为能事。

特别是陈大导前期拍的《无极》近期拍的《赵氏孤儿》,真是无聊至极》《无极》中国男人为了一个女人打打斗斗为吸引中国人眼球倒也无可非议,可是也太低智商了,居然是当着这个女人的面打打杀杀尽显愚蠢。这是西方男人争夺爱情的愚蠢做法,在西方被人理解,搬到中国感觉不伦不类。《赵氏孤儿》可能想弄出一个类似李安改编张爱玲作品拍出的《色戒》耐人寻味的结尾,可是却因为对历史胡编乱造,对细节把握不准,而显得陈大导再一次“张开嘴巴空荡荡”。

因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含蓄。中国文化的精彩就是横看成邻侧成峰。就如中国名著都有多重深义。中国人向来是以含蓄的东方文化著称的。就算是争一个女人,也是在背后真枪真刀,当面却是一个个儒雅体面的。

中国的真实历史是有气场,真实赵氏孤儿的气场是不可拗的,我们只能往深里摸,而不能主观吾断地胡编乱造。

这些大制作的片子实是空得让人迷惘不已。竹子建议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的大导应当看一看这部外国片子--虽然此片人仍有小的不尽人意,比如那个爱情故事编得不是特别高明细节太多有落入俗套之嫌,可是大的气场通古贯今。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真实信息。

原以为,《泰坦尼克号》片只是背景是真实的,而那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是杜撰的。

比如开头以几个海底探宝者寻找海洋之心钻石拉开帷幕,到打一保险箱,到里面珍藏的不是海之心钻石而是一幅女人裸画,到刊出的裸画后吸引八十多岁的女主人翁原型到场,到八十多岁女主人翁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和经历的那场灾难,一切的构思都是那么真实绝妙。竹子原来以为是爱情故事编得绝妙。

可是,今天,竹子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后,才知道,原来连那个浪漫的故事都是有原型的。

这照片就是当年从泰坦尼克中打捞出的遗物。

由此,竹子更觉得大导们应当好好看看这部美国大片。

因为每一个大导身在这个时代就有诠释这个时代,纪录民间历史的责任,而不当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越来越脱离时代,越来越脱离生活,追求所谓的纯真艺术。

而只为获国际大奖,或是冲奖而去,不仅会失去自己更会迷失自己。

这一点,我觉得两大导甚至比不上年轻的女导演导演杨阳。

而杨阳拍的《记忆的证明》立足中国近代历史,深入探秘日本侵华战争,除了差一首好歌,实在是一部很有思想性,聚集太多真实信息的好作品。

这一点上,两大导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冯小刚的《非诚匆拢》(冯小刚导演的《结集号》山在地震》还是很不错的,源自真实生活,且高于真实生活且第一次摸到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比直姜文的《让子弹飞》又差远了。《让子弹飞》看似故编乱造,其实真实的生活用品功底在其中,那是吃透了近代中国历史后吐来出的精华。姜文的悟性实在是不一般,从《太阳照常升起》到《让子弹飞》是两次透明中国近反史的蒙太奇。这一下子让陈凯歌和姜文一下子拉开了档次。而张艺谋的《山楂树》虽然摸到了那个时代表面却没有摸到那个时代人的灵魂中去,张大导还是需要研究《泰坦尼克号》。

只是,姜文拍的是诗,没有好的歌,没有达到完美。而《泰坦尼克号》却在接近完美。

 链接

2008-10-17 | 泰坦尼克号最后一名在世幸存者的传奇

英国媒体报道,现年96岁的米尔文娜迪恩是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最后一名仍在世的幸存者。在1912年4月14日发生的海难中,仅2个月大的她得以幸存,而其父亲则和1500多名遇难者一起随沉船永远埋葬在大海深处。

1912年4月10日,当泰坦尼克号在南安普敦港启程时,米尔文娜只是一个2个月大婴儿,与她一同上船旅行的还有父亲博特拉姆、母亲爱提、以及2岁的哥哥维尔。

  据披露,米尔文娜的父母于1910年结婚,并在当地开办了一个农场。在米尔文娜出生后不久,夫妇俩一家人满怀憧憬地购买了“泰坦尼克号”三等舱的船票,准备全家移民美国。米尔文娜披露,一切本来会完全不同,她称:“我们本来订的是另一艘船‘费城号’,但正巧船员正在罢工,于是白星公司问父亲是否介意乘坐‘泰坦尼克号’,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我们全家踏上了死亡之旅。

  1912年4月14日深夜,“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米尔文娜的父亲博特拉姆被巨大的撞击声惊醒,他迅速带着家人从低等舱逃到安全地带。米尔文娜披露,在逃生过程中,母亲将她放在一个大袋子中并紧紧抱在胸前,然而2岁的哥哥维尔却被惊恐奔逃的人群挤倒,父亲博特拉姆冲回人群,试图救回儿子,然而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庆幸的是,米尔文娜和母亲被安全地送到救生艇上,而哥哥维尔也被一名好心乘客送上了另一艘救生艇。最终,一家三口得以重新团聚。

  据悉,米尔文娜·迪恩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年龄最小的幸存者,因此在乘坐“亚德里亚号”返回英国途中,她成了其他幸存乘客的宠儿,每名妇女都争着抱她,以至于船长最后不得不下令,一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只能轮流抱她,而每人每次只能抱10分钟。但米尔文娜表示:“我更宁愿让三等舱的乘客也来抱我。”

  随后,米尔文娜的母亲带着2个孩子回到巴特雷镇的农场,尽管遭遇了那场可怕的灾难,但米尔文娜和哥哥却在农场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米尔文娜称,对“泰坦尼克号”所发生的一切完全毫无记忆,直到8岁时,母亲才首次将真相告诉了她。她说:“我的父亲非常非常英俊,他遇难之后,我的母亲心碎万分,拒绝谈论曾发生的事情。”

  1920年,米尔文娜的母亲改嫁给一名兽医,一家人又搬到了南安普敦市。而米尔文娜16岁中学毕业之后也帮助继父从事照料动物的工作。在二战结束后,米尔文娜又先后在烟草店、工程公司工作,直到退休为止。然而,1985年,当“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被发现之后,米尔文娜的平静生活终于被打破了。

  随后数年,世界各地许多好奇的人设法追踪到米尔文娜的下落,并试图了解当年“奇迹婴儿”的近况。她回忆说:“73岁时,我突然又再次回到聚光灯下。”米尔文娜称,甚至,就连1997年上映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曾邀请米尔文娜参与电影拍摄,但最终却被米尔文娜拒绝,因为那场悲剧给她带来的丧亲之痛却终身刻骨铭心,她认为参加拍摄《泰坦尼克号》会令她非常伤感。

  据悉,如今96岁高龄的米尔文娜成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最后一名仍在世的幸存者。据悉,米尔文娜2年前,意外摔断了腿骨,不得不接受家人照料。尽管米尔文娜必须终日坐在轮椅中,但她仍充满了活力。

  谈到未来,米尔文娜称:“我非常期待能活到4年后——2012年‘泰坦尼克号’悲剧100周年纪念日,到那时我也将满100岁。因为我的名字已经成为这场灾难的一部分


 
版权所有 东方竹子国际互联网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备案号 京ICP备09037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