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正在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中国社会出版社预约的“透明的女性”系列丛书第三本《透明的乡愁》走向生命意义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刘毅老师邀我加入他编的这套女作者自况体丛书。知道这套小书的印数不多,可是,我毅然放下了手中的“透明系列”,先完成这本小册子。
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支配着我。或许是为了自己与《女子文学》情深几许,或许是《女子文学》主编张广静、刘毅这些年对我们女作家付出的心血深深打动了我,或许是刘毅老师的这个系列丛书的选题很有魅力吸引了我,或许是刘毅老师的毅力撼动了我,或许是我自己要去赴一个生命的邀约……
我写得投入,全心身投入。
之所以爱写这本书,是因为她更贴近我,更亲切,如同故土一般。
它让我笼罩在淡淡的乡愁之中。那是一种回到大巴山的温馨,那是一种梦返祁连山的幽静。
那真真是一种远离尘世、贴近泥土的感觉。
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童年的歌声若隐若现,宛如一个梦;感到我少女时的呢喃忽有忽无,犹如同一首歌……
写着写着,我有一种在岁月的烟云中看雪峰的感觉;划着划着,我就又有一种在时光的雾海中采野花的感受。
当这些幼稚、朴实的短文一篇一篇从我手底下流淌出来时,我有一种感觉:恍惚是我童年的泉水一汪一汪从我记忆中涌动起来,又仿佛是我少年的溪水一条一条从我思念中流淌出来。
写得情真。以至于好多篇,如《朦胧恋师情》、《我的处女作》、《春风不解》、《丑小鸭蜕变》、《少女情幻》等都是从来没向人们透露过的我生命中的隐衷。我的丑陋,我的卑鄙,我的美好那么真实地在我的回忆中隐现出来,带着那么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淡淡伤感。
那扑朔迷离的光点,本是那样淡淡地在岁月的风尘中隐现,现在被我一个一个渐渐琢磨透明,如珍珠般在我的心里闪烁起来。再回过头来一看,我的生命恍惚就是由这些隐衷里的珍珠穿串而成。
这恍惚不是一个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状态”,而是一个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状态”。也就是说不是“物态”而是“情态”!我想,这种感觉,就对了。
因为从小到大,更多的时候,我是活在我的精神世界中!为情所惑,为情所忧。言情的散文!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这样称呼我的散文是合适的。
或许是我自己总也是为情所迷为情所惑。或许我天生是一个痴情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情为何物?情为何物?是遥远的大海,还是幽深的川谷……”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是我却宁愿是一个痴情人。
感情在我的生命中宛如一个“双眼皮”的狐仙神出鬼没,带着那么一种飘乎,那么一种神秘。许多时候我似乎是一个无情的人,可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更深的情感却在“无情”深处。或许,这种无情,正是因为我的生命中压抑的情感太多使然。
常常地,一个那般的柔弱又那样执拗的女子,让人感叹不已,有谁知这只是情感,那透明的水在她的心里冲激。或许,这就是青春;或许,这就是生命。
总也沉浸“透明的情感”中,写下这一篇一篇言情的散文,是一种自然。不论世事如何纷纭,不论红尘如何滚滚,不论自己经历了多少,我还是愿意做那一个多情的女人。
情感,或许就是这个社会各种信息的交汇时产生的一种气场,而人就是气场中一些透明的星座,琢磨这些星座中的一颗颗星星,就如天地之贝琢磨自体中的珍珠一般,这个过程,本身就带着一种让人感动的让人撼动的什么……
这本书中的第六章《沿河出走》较详细地写了我这个家族的故事,若朋友们想知道关于我的这个家族更多,你们可以觅寻我的另一本生命之作《透明的乡愁》,说句真心话,写完了一本关于我的家族的书,我终于感到自己成了一个有深厚背景感的女人,终于感触到这个家族的血脉。当然,我还想告诉你们,我没有想到在这寻根的过程中我更深地触到了生命的飘泊感。在西部我家是孤独一家,别人看我们恍惚是:“没有背景的人”“从天而降的人”“来路不明的人”,可是那时我并没有那么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在飘泊之中。
好在我是属于水的!水是敢于突破创新的!
感谢关心我的老师们,感谢沈阳出版社,感谢这本书的主编刘毅,感谢这本书的责编潘晓翊。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青海的父母,我的成长凝结着他们几多的心血与挚爱;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另一对父母,是他们给了飘泊的游子一个家的感觉。我把这本书再一次献给我的读者,你们给我的爱我都已镌刻在骨子里,这是我精神力量的源泉,我说一句“谢谢”,再说一句“愿此生今世与你同行”便有一股泪水从情深中缓缓涌流出来。我想用心悄悄对你们说,我的那一首《一生守候》是格外地写给你们的……
我把这一串珍珠献给所有的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
毛竹
己卯年二月十五于涿州